奋笔而写,然后渐渐觉得思绪的泉源将尽,不知道接下来该写什么。
于是,把作文纸撕掉,掉转作文方向,重新再写一篇。
或许这次顺利完成,或许,又要撕掉作文纸……
这就是有的学生在家里写作文时的场景。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平常练得少,材料积累也不够厚实。但反过来说,有多少学生,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能够观题即写,信手拈来呢?
此时,我们需要在动笔作文之前,先搭好框架。
框架,就是作文的提纲,也就是你要写这篇作文的思路。
就好像,砌墙之前,要先做好设计,打好地基一样。
搭好作文的框架,能让你的作文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中心突出,甚至过渡自然。
准备好了吗?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如何搭好作文的框架。
01看好字数搭框架
写作文,自然不是只有应付考试,这一目的。常常练笔作文,用处是很多的,这里就不再展开。
但躲不开的,依然是考试的作文怎么写。日常的练习作文,从某个方面来说,也是在为考试作文做准备。
搭好这些作文的框架,第一步就是要看好字数。就好像知道了占地面积,才能更好设计这房子该怎么修建。
义务教育阶段,一般小学的低年部字数的要求不高,甚至不存在字数要求。这里主要针对小学高年部,以及初中阶段来介绍。
在这些阶段,练习作文,一般以500字为基础要求。
你的作文纸,一行多少个字,写到哪一行才完成500字的要求,这些是要“计算”清楚的。
一般情况下,改卷老师对考试的作文,自然段数低于3(包含)的,第一印象都不会太好。
头脚大,而身子小,不好看。
头脚小,而中间只有一个大肚子,也不好看。
所以,我们需要为作文,做好4个(包含)以上的自然段设计。
那么根据字数,第一自然段你大约要写多少字,占作文纸中的几行,其它自然段呢?
这里一定要记住,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作文,首尾两段尽量不要太长,要留好空间,给中间的事例去铺开陈述。
02框架包含什么内容
作文的框架主要包括:
1.题目
2.各自然段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概括)
3.过渡段
4.结尾的主题升华
5.线索、写作方法等
其中,1.2是必须的。
作文中你可以有3过渡段,也可以改为过渡句,或者不写过渡。
至于4结尾的主题升华,这是能增加作文分数的一个项目,能写的尽量要写。当然,不写也不会破坏作文的结构。
最后一个5线索、写作方法等,各凭爱好,我是不喜欢写的。
基本结构,是这样的——
03几个框架示例
通过两个例子,进一步来学习如何搭框架:
1.题目:幸运的受伤
如何把受伤,写出“幸运”的味道,是作文的关键所在。对于学生来说,现实的场景主要是家庭和学校。
在上面对这篇作文的设计框架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出框架的结构形式。
题目在最左边,用大括号展开,右边则列出各个自然段要写的内容。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作文计划分为5个自然段——
第1和第5自然段为开头结尾。而且内容已清楚地写在框架上了。这样,学生可以很好地把握好开头结尾的“点题”、“呼应”和“升华主题”。
你看出来了吗?
“点题”与“呼应”:开头结尾都提到了“受伤”,提到了“幸运”。
“升华主题”:最后一句话。
从框架来看,文章写两件事,一件写学校,一件写家里。所以,在学校与家这两个场景中间,设计了一个“过渡段”,安排是很合理的。
而两个场景的事情,框架中没必要详写,直接可以根据框架,在作文纸中写作。
再说,考试的时候,你想先把作文全部一句一句地写在稿纸中,然后再搬抄到作文纸上吗?时间够吗?
2.题目:我的初中生活
一般情况下,这种题目会出现在九年级的时候,也就是以前的“初三”。一起来看看它的框架。
从上面设计的框架中,我们可以看到,和上面第一个我们举的例子一样,全文分为5个自然段。
开头、结尾的内容,也同样详细地写了出来。
中间分为3个自然段,三件事以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分开来写,刚好覆盖了整个初中生活,切合题目。
可能考虑到字数,或者是结构的问题,这里没有设计过渡段,而是设计了两个过渡句,放在自然段的开头。
文无定法。
没有人规定写作文之前,一定要搭框架。只不过,这是一种学习写作文的方法而已。
只要我们经常学习优秀的文章,经常动手进行练习,久之,你会发现,写作文并不难。
甚至那时,你可能连这样的框架都不用写在纸上了,因为,那时,你腹有诗书,成竹在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