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强人是拼命干出来的,好女人是被社会和男人呵护出来的,优秀的妻子和母亲都是从对自己不该做什么有着清醒的认识从而绝不越俎代庖起步的。
先普及一个心理学常识: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叫“性”,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叫“性别”,而“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
这看似容易理解的文字,其实很多心理学界的专业人士都难以用通俗的语言为社会大众表达清楚。我在讲课时常常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们自己去理解这三个概念——
当父母对儿子说“你是个长着小鸡鸡的男孩子,要勇敢,要保护妹妹”时,“长着小鸡鸡”、“勇敢”和“要保护妹妹”分别指什么?
很多人就能理解了。
遗憾的是,对多数人而言,这种理解只是字面上的,一旦回归到现实生活中,还是犯糊涂!
很多求助者说到自己的儿子不知道害羞,比如已经到了青春期却在母亲面前依然穿着暴露甚至光着身子,这就是典型的“性别”概念模糊和“性别角色”不良。
一般情况下,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子是知道自己的“性”、“性别”和“性别角色”的,但当她在家中光着身子晃来晃去旁若无人时,便提示他在心理层面并不知道“母亲”也是个“女人”——男人在女人面前赤身裸体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是羞耻的。
问题出在哪儿?责任在谁呢?
我问一位妈妈:“当您给18岁儿子洗了内裤,他穿上都不觉得脸红时,是否想过您在儿子心中只是个母亲而不是女人?”
母亲一愣,然后笑了。
这一愣,足以证明她没有想过;而她的笑,则证明她仍然没有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当我给出具体的指导,让她从此再也不要主动给儿子洗内裤时,她竟然反驳我说:“很多妈妈都是给儿子洗内裤的啊?”
我哭笑不得,真想怼她一句:“那是因为人家的儿子没有毛病啊!”
当自己的孩子有了毛病时,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对自身的问题不知不觉。
除了痛苦、指责、抱怨、争吵、暴力、冷漠……你们这些做父母的,是否想过自己因遗传、内分泌、解剖及生理所决定的“性”,和自己的性别中的男性或女性特质,尤其是自己在社会上、在家中、在配偶和孩子面前扮演着怎样的“性别角色”?
“在丈夫和儿子面前,您是否想过自己是个女人?”我问那位因儿子已经退学一年整日不出门而求助的母亲。
她那满脸的倦容和呆滞的目光让我深刻意识到,这种女人进入婚姻就是一个错误,这种女人做了母亲更是一个悲剧。
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不是个男人,这对一个女人而言头等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清晰性、性别和性别角色,才能相信仅凭“性”的魅力就能游刃有余,而凭“性别”优势可让(男)人惜香怜玉呵护有加,这样的女人自然会将自己的“性别角色”融入到“小桥流水人家”而远离“枯藤老树昏鸦”!
女强人是拼命干出来的,好女人是被社会和男人呵护出来的,优秀的妻子和母亲都是从对自己不该做什么有着清醒的认识从而绝不越俎代庖起步的。
有人问:“那么,男人呢?”
我会答:“没有‘那么’,因为我是男人,我只能答‘不知道’。”
我的回答没毛病,这不只是当局者迷,而是由文化决定的。比如在母亲面前光着屁股的儿子比比皆是,却鲜有到了青春期的女孩子还在父亲面前穿着暴露的;再比如,无数家庭都是因为女人替代了男人而造成了诸多问题,而那些丈夫替代了妻子——不但当爹还当妈——的家庭反倒都是幸福和睦的。
这个话题该打住了,我再说就要挨骂!
最后我想提出几个问题让那些已为人妻、已为人母的女性看官回答,然后,估计就能大体知道我涂鸦以上内容的本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