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正式跟我们挥手告别了,这过去的一年,有没心没肺的大笑,有黑夜里独自感伤的泪水,有快速的成长,也有停滞不前的焦虑。
无论怎样这过去的一年,这过去的七分之一辈子,我们用行动写满了我们的弱势和强势,写满了我们错误的假设和生活灵感的文章。在我们今后的岁月中有材料去精心的筛选和细心的加工,成为我们生活的宝典,指引我们之后的路。
2018来了,悄无声息地来了,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对2018许下新的愿望,新的憧憬。我也随着大流,借着成甲《好好学习》的封面发了句:2018好好学习。
是的,2018好好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知识的管理和认知的优势
1、在海量信息即时获取时代,我们拼什么?
知识的数量和知识的获取速度在互联网尚未发展起来的时代是那么的重要,这两种因素成为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力量。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数量和知识的获取,我们即时获取,这两者显得又不是那么重要。
然而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改变我们命运的不单单是知识这一维度,而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深度。认知深度的提升,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模式,进而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
2、那么,什么是认知深度?
小时候我们或多或少,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不好好吃饭,穿衣服,放学回来不认真写作业,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总会“骂”我们,甚至“打”我们。那时候会觉得他们真坏,他们不喜欢我了。
长大后才知道,长辈们不是不喜欢我们,而是希望我们身体健康,希望我们成龙成凤,当下的“骂”和“打”都是“恨铁不成钢”的思维模式下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模式。
从本质上来看他们的初心都是为了我们好,就这么简单。这些道理到现在我们都懂得。
小时候的想法跟长大后的想法两者有什么不一样吗?有的,很明显长大后的想法比小时候的想法更加地有深度,或者说小时候的想法更加的简单。
这两者有差别吗?当然有,有以下三方面的差别:
1、形式上看: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的规律
2、从回答的思考方式看:简单的答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做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是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3、从答案效果上看:简单的答案往往只能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够普遍地解决类似的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3、如何提升认知深度?
还记得李笑来老师在《通往财富的自由之路》里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当你遇到一扇被锁着的门,你应该去哪里找钥匙?
钥匙肯定不在锁头上,如果钥匙在锁头上,那门肯定是在打开的,所以钥匙一定在别的地方!
所以在我们寻求答案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不应该只盯着锁头本身的问题思考,我们要从注意力从问题的本身移开,在其他的地方寻求答案。
那么我们怎么找钥匙,相信很多人是这样的,回想下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怎么上的锁,放在包里还是口袋里,到了公司有没拿出来......等等。
我们所回想的这些都是根据我们所经历过的这些事实发生的验证,来判断这把钥匙最后在哪里的结论。
上面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就是有深度的认知,它大致是这样的:
能够跳出问题的本身思考更为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这些无意间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很多都是我们深度认知后的自然结果。它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模式,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模式,当然要普遍地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需要刻意练习,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复利效应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力量。
2018已经开始,如果你还活着,脚下的路还要继续。
每条路,路况不同,风景各异。不要迷茫,不要焦虑,我们要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