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三毛的书,她的文字讲一些生活中平实的故事。在字里行间里体会着她的情感、疑惑、脆弱、坚强,她的种种仿佛自己也体验过。刚好读到她的《西风不识相》,有些感慨。
讲的是三毛遵从父母的教导,本着“出门在外要学会忍让别人”、“吃亏就是占便宜”的生活准则在外求学,因为处处忍让,却让别人当做透明人随意欺负。有一天突然爆发,反而获得老师、同学尊重的事。
我曾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好像没有边界、没有底线的透明人。而对自己采取的保护措施,就是少跟人接触,好像别人都是故意找茬的。选择少接触自己才能清净。
想想那些年还真是挺遗憾的,因为不懂得如何应对,把自己封闭起来。记得上初中的时候,老师评价同学们,记得她说我,善解人意。那个时候还挺美,懂得关心别人嘛!等长大了,上了大学,工作以后才慢慢品出这四个字的滋味。太把别人的感受当回事,而忽略了自己。
三毛描述她如何隐忍,她的衣服同学们可以随便穿、她打扫着宿舍的卫生、雨天收衣服、帮人吹头发、铺床铺 ……有一天七八个同学坐在她的床上喝酒,这在学校里是违规的。后来偏巧校长进来,生气的问,是谁干的?因为在三毛的床上,其他同学又都低头不语,校长开始责骂三毛。她积年的忍耐、委屈在那一刻爆发。用扫帚把同学们扫下床,满屋子追着打她们,扫帚被夺下,就随手扔东西,特别解气的一个场景。
同学们吓懵了,以为她要杀人。过了那天大家对三毛都客客气气的。衣服还回来了,不会再让她干这干那,直到毕业宿舍卫生她再没做过。
学会说“不”,真的很重要了。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上大课人多,我去的早,室友就让我给占座。自己内心是很讨厌的,又不好意思拒绝,因为不开心,课上的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忍了很久,有一天终于跟她们说了“不”,心里顿感畅快。
在跟别人的交往中一味地迁就,以为自己多承担一些,事情就可以办好,这段关系就可以维持下去。真的不是,无论跟谁办事都要谨记一条,就是双赢,对双方都有益。双方都高兴的事儿做,你不高兴,让别人高兴的事千万别做。偶尔一次可以,次数多了肯定不行。
心疼自己,除了说“不”外。“打铁还需自身硬”,社会生活,还是要自己有能力。黄渤说,不成功的时候,身边坏人真的很多;现在成功了,身边全是好人,每一张脸都洋溢着笑容,让人感觉世界很美好。特别的现实,有的时候努力去挣钱,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成功、虚荣、炫富。这些社会价值观认可的东西,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可以少做委曲求全的事,或者被委曲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