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明白 才写得明白(外二章)

深冬里孕育的菠萝蜜,总能给我们某些启示•雁韧摄

1.想得明白  才写得明白

前贤教后辈为人处世,治学著述,总离不开三思而后行,亦即多思。从人生的经验看,这自然十分恰当,切实可行。

写作,更离不开多思。凡写作者,都有这种实践经验:想得明白,才写得明白。

无论是小说抑或散文,写的无非是人和事,记叙人的社会活动。写一个人物,总会写他怎么想,怎么做,做的过程和效果如何?他对别人怎么说,别人听到之后,又如何反应?

人与人的种种关系,和睦相处,关系融合,或者矛盾纠葛,无不体现在他们的言行之中。他们言来语去间,发生了什么?解决的办法和过程又如何?有怎样的结局和效果?将这些想明白了,写起来自然会清楚,顺畅得多。

话虽这般说,但以写作的实践论,其实这写作,也没有必要将它想得太过复杂。太复杂,就难免散乱,有画蛇添足之嫌。

2.写人  叙事  言情

写人,叙事,言情。任何文学作品,都当与此有关。与此三者无关,远不沾边的所谓作品,只不过空话连篇,不着边际。费时费力,亦是白写。

写一个人的人生故事,很难吗?一般性的记叙,并不难。最难的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将人物刻划得丰满,写出他的实践活动,他为人处世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要写好“这一个”并非“那一个”,真得一招一式地练习,多下些仔细观察的功夫,通过较长时间的写作实践,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3.果实

文章一旦凑足一定的字数,你就匆匆发出去了。你以为那是你劳动的果实,挺开心的,自当珍惜。

发出去后,再看一遍,认真的你,就深感不安了。你自问:这写的是什么呀?平淡如水,如此浅薄。

你积累的知识呢?你竟然胸无点墨,那书白读了?你积累的生活呢?你人生的体验与感悟呢?都烟消云散,了无痕迹了么?一个写作者,有时候,真得多问问自己:为什么?

一早起来,你就玩手机,看那些八卦新闻,点击游戏,空耗时光,只字不写,永远也难以进步!

我觉得一个简书创作者,既然喜欢写作,就当默默地用功。用纸笔,用手机,用电脑,用我们祖国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悟。

空空地想,自怨自艾,自谴自责,有什么用?人至须要的,是行动,是自己的写作实践活动。

写吧,坐下来写,认真写,耐心写,努力写,不断地写。写那些你知道的,经历过的事情;写那些你认识的,熟悉的人们。那怕你用白描的手法,用简朴通用的语言文字,记叙他们日常的劳作、生活,表达他们的情感,甘与苦,笑与泪,幸或不幸,都好过你无根无底,胡编乱造。

写吧,花功夫写,字字句句,都要严谨。写着写着,说不定哪一天,也就有了你独立创作的成果,引起那些同样热爱文学的作者和读者的共鸣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