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很快结束,俄新社报道了一则关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谈及俄乌冲突时说,冲突将在2024年结束。由于时间短暂,所以这条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了一条重磅消息。2024年显然不可能结束这场冲突了,因为只有几天了,但是体现出泽连斯基对冲突态度的强硬,对胜利充满信心。相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态度却发生了微妙变化。在11月的时候,面对乌克兰反攻库尔斯克地区,普京都还强硬表示,针对乌克兰的进攻,任何谈判都是不可能的。但时间刚过去一个月的12月,普京却表示如果乌克兰有谈判意愿,俄罗斯再也不拒绝了,只提了一个非外条件,就是谈判的基础将在伊斯坦布尔协议的基础上进行。
俄乌两国领导人为什么会出现一软一硬的说话软转变了呢?其实这一转变并非偶然,乌克兰军队在战场上的非凡表现迫使俄罗斯不得不重新面对战场局势。虽然俄罗斯是一个大国,但随着战争的深入,俄罗斯深限战争泥潭,现代战争是巨大消耗,特别是面对得到技术先进的美国等发达国家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十分不利,无论是军人的伤亡还是经济的消耗都非常巨大。
针对乌克兰,从把战争引入库尔斯克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只是希望用这种方法来以战促谈,展示自己战胜俄罗斯的决心,让俄罗斯认识到继续战争的代价,通过“打服”俄罗斯,在谈判桌上争取到有利的条件。然而,战争是要死人的,是有巨大经济消耗的,都要承受巨大的战争损失,都要付出战争的伤痛和残酷的军人伤亡。所以泽连斯基虽然态度强硬,但仍然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与和谈的渴望。
“俄粉”们往往不客观看待战争,顽固坚持原有认识,跟不上形式,停留在“没有俄罗斯要世界干什么”的早已过失的过度自信中,看不到战争的复杂性和现实状况,主观臆断。其实,俄罗斯已经大不如前了,乌克兰也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有北约、欧洲的支持,战争态势已经到了新的关键节点,俄罗斯争取和谈的倾向性已经慢慢呈现,当然局势如何演变,和平的可能性是否会悄悄浮现,取决于战场最终的态势,这其中更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脚踏实地推动和平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