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很容易消极的。
身体上的一点病痛,刷到某篇社会新闻,听见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自外界的影响、内心的声音,嘈杂不休。
虽然皮厚肉糙也能过滤掉其中的一部分,但日积月累下来,总有某个时刻会觉得尤为疲倦。
脆弱的时候,连午休从窗户照进来的光线都无法忍受,立刻跳起来拉紧窗帘,一丝光线不给泄露。
朋友关心我,长久下去人会奔溃的,说:走,我们去喝酒?或者,去唱歌?
我回:我不喜欢热闹的地方。
他没辙了:实在不行去按摩、SPA也行,全身的那种。
无奈又可爱。
其实我知道,把情绪放上几天,安静的等一等,等情绪慢慢消失,我又会恢复平静,从小到大都是这样的过来的,问题不大。
还记得第一次上小学读寄宿,半夜想家在宿舍大声哭了出来,班主任安慰我:你看看,别的同学都没有哭,所以你也不能哭。打电话给妈妈诉说我的不适应、恋家,没想到抛给我的,也只有一句“都这么大了,还哭,也不怕别人笑话!”
原本我是想开口,开口是想说的,可得到的回应是要忍耐、缄口、要藏在心里,或者没有回应,不会回应。
慢慢地慢慢地,忍耐、隐藏成了我面对好坏情绪的本能反应。发生好的、开心的事,我不知道可以合适的分享给谁,才不会被误解为“炫耀”,那些不那么正能量的话就更加了,毕竟大家都不轻松容易。
每次有人问我怎么发泄情绪这个问题时,我都会开玩笑说不发泄,其实还是会有的,不然早已抑郁了。
仔细回忆过去的这几年,遇到奔溃、消极情绪的时候,写字就是我的情绪出口,虽然情绪到达极点时的表达内容是不清晰的,也无法写出什么好文字,但我想,每个人在最绝望的时候,都应该抓住一件自己能本能做的事情,不需要太多自考也能做的事情,然后做下去。
很神奇的,很多没办法用嘴巴说出来的事情,怎么都没办法面对的事情,有时却可以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我隐于屏幕后,表达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我的情绪,我的声音
偶尔会收到屏幕另一端陌生人私信说,“该如何跟你一样有趣?”
而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我,是无聊的代表,不够有趣不够浪漫,是走在路上你根本不会转头去看第二眼的那种女生,没什么存在感。
人们通常会在真正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然后把那个平衡的自己放在网上,借以消化内在矛盾和接纳自我。
所以,在虚拟环境下“爱表达”的我,其实不过是另一个不爱说话的我的相反面。我只是在努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两个极端的自己相互和解,共生共长。
当然了,写字很好,缺点是在暗无天日的房间里,自我放逐的时间长了,其实也是一件蛮可怕的事情。
所以每一个内向型人都需要两个爱好,一个静态的,一个动态的。静态的负责精神排解,动态的则负责物理排解。
于我而言,出门旅行,去海边,则是后一类型的自我消解。
海边夜晚,月色温柔,海水波面起伏,粼粼闪动,潮水退去,星星暗弱,那是唯一想要永远留住的瞬间。
我时常反问自己,真的了解自己吗?好像也没有并没有完全,但我应该努力一下,因为只有越了解,才能越从容,越轻盈,越快乐。
我想要快乐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