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而今夏》大结局了,意外入坑的老阿姨激动得像水军一样,想要把这部剧安利给全世界。
昨晚,我无视职场精英大龄女闺蜜对青春片的妊娠反应,硬生生把《忽而今夏》推给了她,恨不得摁着她的头塞进电脑屏幕的那种。理由是“我觉得现在这部剧很真实,会让人产生代入感”,“不,这不现实,他们应该......”没错,话题从此跑偏了——
而“真实”、“代入感”是《忽而今夏》播出以来,大家评价中最常见的俩词汇。相信看过《最好的我们》都知道,吕鹏导演非常注重情感传递上的真挚感,喜欢由小事入手,以小见大。历时十年,章远和何洛的成长与爱情几乎没有戏剧性特别强的情节加持,一路任由人物张力去推动剧情发展,对男女主的演技无疑是极大的考验。
这,就到了真正技术输出的时候。
女主人物设定是性格在古怪精灵和蠢萌傻憨之间基本五五开的泥石流少女,本来就很讨喜,加上杠杠的东北口音,灵动的小眼神、小动作让何洛更带生活的烟火气,最绝的那应该是卜影后的哭戏。特别是边哭边说词考验的就是演员的功底,一不小心那分分钟就尴尬到空气都安静,奈何她那爆发力就一个稳字,有层次地推进,台词那还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蹦跶绝不含糊,喜怒哀乐隔着屏幕都要溢出来,最犯规的是卜影后的哭腔还自带萌萌哒特效。
而白叔,明明就一老司机,愣是给你演出个纯情小处男来。情话无论多肉麻多文本化,他都能给你演绎得无比自然且真挚。初吻是脸红心跳手超抖,初夜那原始的冲动和压抑的欲望看得我少女心一紧,实不相瞒,那一集我全程是捂着眼从指缝中偷看的。……那青涩的、慌乱的、激动的,是年少时的爱情啊!!
校园生活,到此为止。因为大家的人生轨迹差异不大,产生了极大的共鸣。而长大后各人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的不同,成为了大家分歧的起点。一旦有分歧,“真实”会被质疑,大家会纷纷对章远和何洛的幸福作出假设性的否定,说:现实里。他们一定如何如何......其实就是以“现实生活的参考”为标准,再以“个人的经历和价值观”代入,去评价剧情的“真实性”和“代入感”。我就很想问“心疼冯萧”的各位,上帝视觉都开到天灵盖儿了吧?
一如原著作者所说:故事只写可能性,而不是要写大概率。真实是你被爱情的执着与勇敢而感动,是你因相爱而不能相守而心疼,是看完故事衍生的一种情绪。而现实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真的有人那样的生活着,他们拥有别人少有的勇气和运气。所以当有人告诉你“现实点,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时候,你可以回答“你是怎样,你的世界就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