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家奶奶做寿

亲家奶奶做寿

亲家奶奶,也就是我女儿公公的妈,今年70大寿,她生日来临之际,亲家公打算回老家帮她办寿。

在此之前,女儿就问我,要去吗?

说实话,我对这些繁文缛节的东西,一巧不通的。女儿老公的奶奶做寿,我们要去吗?我当然不知可否。

然而,那天去女儿家,亲家母又向我提出了邀请,他们老家似乎对整数做寿很是注重,亲家母的热情,我当然欣然接受。

而且,有女儿女婿一路上的贴心安排,什么也不用我们费心思,我们还有什么异议呢?

二百多公里,二个半小时的高速,不是很远,我一路的思绪都是飘忽的,似乎想起很多,又似乎没有重点。看着一路上的地名,还有天空中的忽高忽低的云朵。就这么到达了。

这是苏北平原上普通的,一个名叫西安村的美丽小村子,村子里一溜齐的几排房子,这里的房子的特点是,主屋南面有大院子,院子右侧,是厨房和卫生间,房子的特色是没有后门。

亲家公亲家母隔夜就带着孙子66回了老家准备了。第二天正式做寿日,一大早,勤劳的亲家母在就在群里发了视频了,果然隆重的很,家门口的大门上高高挂着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热烈“祝贺张小妹七十大寿生日”,门旁高挂着一对大红灯笼,红色的充气拱门呼呼地响着,喜庆非凡,亲家公在欢快地放炮仗,点斗香。我们的小66,在欢快地飞奔着。

我想起了一句话,生活需要仪式感,虽然老年人嘴上说真的不在意所谓的仪式的,但为人子女的,还是要做人给人看的。

当我们到达村子,走进院门,院子里,视频上看见的那个高高的斗香还在燃着。

屋子里,桌上堆满了订制的寿桃,是那种面粉做的寿桃。亲家奶奶果然闲不住,当我们到来的时候,她去村上每家每户发寿桃去了,据说,是他们这里的风俗。

发完寿桃,她又去菜地拔了一大堆毛豆杆,回家来剥,让儿子带回无锡。

亲家奶奶本来是在无锡跟儿子一起居住的,因为女儿在老家做月子,亲家奶奶回来服侍女儿,她住镇上女儿家,只是,难得回自己家,收拾菜园子。

我的印象中,亲家奶奶没有坐下来,与我闲聊的时候,遗憾啊,除了打个招呼,聊不起来,我听不懂亲家奶奶的话。

每次去亲家家里,总能感受他们一家的和谐与情深。都说品质会有传承的,从我的亲家公身上,他那励志的经历,我想有一部份来源于亲家奶奶吧,自律,勤劳,果敢……

亲家奶奶是一个干瘦的老太太,单眼皮,一双灵动又黑亮的小细眼睛,亲家奶奶是抽烟的,姿势很酷,更能看出她不同于别的农村妇女,她是精明泼辣的。

亲家奶奶好福气,已经有了重孙子66了。66这天显得特别兴奋,下午2点多钟他按例该午睡了,却一点也不困,东屋西屋,房前屋后的转悠着,亲家奶奶的脸就笑成了一朵花儿。

有些东西是人性里面的,是遗传基因里就自带的吧。

我希望, 我们的外孙小66,也有同样的好品质。

寿宴在镇上举行,感谢亲家公特别热情的招待。席开5桌,我的女婿也是暖男,抱着66跟奶奶一起,切蛋糕、唱生日歌,奶奶的嘴巴都乐得合不扰。

我,这个闲人,除了对奶奶,这个寿星奶奶,祝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还能说什么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