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83所大学纷纷取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引起网友的众多评论。究其原因,就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而全、空泛、特色不鲜明以及主干课程核心竞争力不强。众多人认为此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特的专业技能,缺乏明确的就业方向,甚至连专业对口单位实习都很难找到。也有人认为文科没有几个专业能对口,大多数人是因为喜欢才会选择文科专业,而且社会也是需要文科专业的人才来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的学生刚刚读完大学,就发现自己的专业被撤销了,毕业后就业,社会对此专业的认可度低。那不是学校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吗?学生在学校学了四年的时光就这样没有了。下面我将谈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取消带来的影响。
首先是对大学生的影响。一个专业的设置、撤销,应该是严肃而谨慎的。因为它关系的不仅是学生的过去、现在、也是将来。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的四年学习时间是珍贵的、极其稀少的,而且他们的专业也对未来的就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大学一毕业就发现自己的专业被撤销了,那不相当于是否定了大学生的过去四年的学习时光。而且本身这个专业就其本身特点来说,在社会上与其他专业相比相对较弱。在相对于就业面方面来说,本身就不具备什么优势,然而现在又被撤销了,已选择该专业的大学生们的就业更是困难,并且对于一些想要考研的同学来说,未来如果他们要考研或许将面临跨专业跨学科考研的困难,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撤销,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消极方面是影响比较大的。
其次是对大学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会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因时因地改变自己的专业设置。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取消就是高校学科建设盲目跃进的缩影。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高校就会设置怎样的专业,以此来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但是如果学校本身在此专业方面教学能力较弱,培养人才能力不强,为了避免影响学校和地方的就业率考核,他们又会将此专业撤销。而此前在专业建设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专业的撤销而造成浪费。专业的设置与撤销更多是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学校失去真正的教学意义。因此,如何稳定地发展一个专业是高校面临的难题。
最后是对社会的发展。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就业方向似乎只有公务员一个,但是也为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如果高校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国家公共部门公务员的招收来源就会减少,专业人才就会减少,无疑不利于公共事业的发展。
因此,为了就业问题的解决,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高校对于专业的设置与取消,应该严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