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受朋友之邀去听香道课,室间布置雅致,老师仪端温婉,一下午的时光,老师优雅娴静的制了好几款香型, 按闻香品香的仪式动作一一闻过,老师问,你喜欢什么样的香气,我却未加思索的说,我平日不喜欢闻香的气味,可能觉得没有气味的味道更喜欢些吧,语罢,顿觉这样的自己是个无趣之人吗?
有喜好之香气味吗? 想来是有的, 作为一名花艺老师常有人问我喜闻什么样的植物,我喜欢尤加利,喜平日雨后山林之气,各种草木芳香涨满在湿润的富氧氲气中,泥土的气息散开来,恰到好处的混入其中, 柔润,清和,寂淡,明洁,芳沁,绵长,几次深呼吸,便畅达身体每个细胞,滋润而幽甜,神清气爽,竟似打通筋骨般轻盈,且山林之气随四季变化而略有异。
也喜自然植物之清香,初春,去野外采蒿草艾叶,拿回洗净,焯水,捣碎,和面,揉制成色青香溢的美食粑粑,可煮,可蒸,煎,“春在溪头荠菜香",摘得荠菜,做些饺子,煮出来剁碎的叶子仍绿的好看,淡淡的野菜香味,唇齿间滑动,总难忘。
还有那芫荽菜,芹菜,韭菜,青豆,茶香……都是香气诱人,小时不喜芫荽的气味,现竟好之,实则在先生 循序渐进耐得烦霸蛮的诱导下,慢慢品尝,竟也喜欢上了这浓烈又不失优雅的香菜味,味蕾有时也是个奇妙的东西。
花时间,花精力做出菜肴,端过来,孩子开心的说,哇,好香,我也会坐下来,微笑着看着他,仰起头故作香喷喷的吃状,相视一笑,吸吮着那空气中的味道,是很香,也是味外之美好吧,人间有味即清欢。
古人把闻香叫做鼻观,也是一种嗅觉审美吧,古诗词中常有暗香,冷香,馥郁,幽香之类的,把香味的表达用这种有些内敛的字组合起来变雅了,一种忧郁美丽的基本情调,真是高级高妙的表达,古代生活美学中,焚香也是与啜茗,夜读,抚琴,临帖,相拥蜜语,夜阑对坐神侃等等相连,心情好与心情不好都使用点香来助兴助,助情悦心, 镇静,雅趣使然,当然诗词中常看到的都是用御炉,金炉,金兽之类的器物,雅物闲情,古诗更多的是与大自然芳香韵事为主,生活中应景之事,焚香,品茗,听雨,酌酒,抚琴赏花还有佳肴,更有大自然的赏心悦事,都不流于表面,意境始于明月清风,尽堪闲时,诗情画意之美好气息。
嗅觉的记忆是模糊的。较之眼观耳闻,鼻观是流动的,淡与不淡,或有或无,稍纵即逝,不能储存,便显得此时此刻的珍贵,当下最美好。
嗅觉也是有想象的,不曾忘记耦园中那几颗沉静的大腊梅树,长于一众妙趣古雅的太湖石中,立于一片包檐古城樯旁,时值花蕾初绽,斜阳轻洒,墙外棕棕流水,总想象着有一日在那踏雪寻梅会有怎么样的英香沁骨之气息,粉墙花影,静雅清寂,浓而不艳,冷而不淡的腊梅香就这么在雪地中流动着,飘致对面的书斋,一番隽美意境,终有一日去寻访梅雪之遇,一场韵胜添香的幸事。
那日,估是密闭空间,没清风佛香,我才说出那番有失礼之话来,龙诞,沉香之类的香好价高,估计也不是我平日的日常吸鼻心观之物,各种自然香味是喜欢的,我的一枚闲章刻的就是"香盈袖"。色香味,也是遵循内心最本真的生活来体现个人的日常观的。(宛霖盛夏闲时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