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好心情来自于又认识了一个有趣的人。
是儿子课外班的英语老师Helen。
为了方便沟通儿子的学习情况,加了她的微信,然后看到她的个性签名:真羡慕你认识了这么有趣的我。
顿时被萌到了!
然后点进去看她的朋友圈,从第一条状态翻到最后一条,接着就愉悦地得出结论:这个姑娘真的好有趣!
聚个餐,别人都会把菜品挨张拍照,修改成“铬黄”风格,凑齐九宫格,配的文字大概就是“报复社会”、“吃完这顿再减肥”之类。她呢,把手机举过头顶,从上拍下来,一张方脸被放得很大,身体缩得很小,像动画片里的卡通人物。身后的桌上,已经是杯盘狼藉,人们仍在推杯换盏,个个酒酣耳热,照片被修成青白色,整个画面充斥着夸张的热闹。
女孩们都喜欢在车里自拍,扶着方向盘,或者倚着车窗,妆容精致,神情淡然,个个都是白富美的既视感。而她的自拍往往在公交车站,身后宽旷的大马路延伸出去很远,几辆车疾驰而过,图片左上角蓝白色的站牌下,她侧着脸,明明摆的是楚楚可怜的表情,浮夸的演技却让我忍不住笑不出声。
终于看到一条正常的动态,图片是一块粉白色的Hello Kitty的手表,配的文字却是:承受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帅气。哈哈!
在美图秀秀大行其道的朋友圈,她的奇异风格简直是一股来自外太空的清流,看完之后觉得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然后忍不住赞叹:“有趣”这个标签贴得真是太妥当了!
给自己贴标签是一项需要勇气的运动。
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全世界我最棒”,也许最怯懦的人把自己锁起来也可以咬着牙说出口;可是要跟别人声张“我好棒”,我们中的多数人还是羞于、也不敢说出口。
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做人要自谦,记得我小学的教室里还贴着“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名言,每天抬头看到它,我都会老成持重地点头表示赞同。一定要谦虚内敛,不可以说大话,不可以说自己比别人强,就算别人主动夸奖,标准的答复也应该是“哪里哪里”、“过奖过奖”,刚见面就要宣扬自己的优点,这再怎么看都是自大郎啊!
可是,世界这么快,没有人有义务透过你复杂的行为举止,去发现你内在的真善美。
从小到大做了那么多次的自我介绍,我每次都是例行公事般地背出那段枯燥麻木的台词,“大家好,我叫冯尘,我的爱好是看书,希望大家喜欢我!谢谢!”鞠躬之后,就可以跑着下台了。
你们也这样吗?反正我认识的好多人都这样。
现在才知道这样做有多糟糕!一眼就知道是在敷衍的自我介绍,传达的其实是“我并不在意你们认不认识我了不了解我”的负面信息,收到讯息的人自然不会对我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因此不知道把多少人挡在了自己的交际圈外!
真希望时光能倒流到我每一次自我介绍的时候,好让我大声说出:“真羡慕你们认识了这么棒的我!”
其实这样的句式,我听过无数次,因为张先生常常说“真羡慕你有个这么好的老公”,听了觉得心里舒服,也觉得他幽默好玩,可从来都只当它是家人之间的玩笑,没有深思。
直到看到Helen的个性签名,才产生一种被击中的触电感。
给自己贴了一个闪亮的标签,还用了这么自信的句式,真是让人不产生好感都难啊!所以我一直都很喜欢张先生,然后一瞬间喜欢上了Helen。
在初见面的人面前给自己贴个标签,可以为别人了解自己提供一条捷径。人们总是喜欢走捷径,所以,敢于给自己贴标签的人,一定有更多人愿意与之交往。
哈里·贝克威茨说过:人活着就是在推销,每个人无时不在推销着世界上最伟大的产品——自己。
既然是推销,那么学点推销学就很有必要。推销的重点,就在于找出自己最能吸引顾客的地方,促成认可和购买。
所以给自己贴一个最能体现自己的标签,也很有必要。
要用一个词、一个句子囊括自己的优点。
就好像穿了一身合体精致又符合人设的服装,别人看一眼,就可以大概猜出你的年龄、职业、性格、喜好,沟通起来事半功倍。
我的前上司秋姐,她见新客户时总是会说“我这人就是直接”,对方听了心下了然,与她谈项目也会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有时为了各自利益恨不能打起来,但是一下谈判桌,就一笑泯恩仇,再见面已是朋友。
我们的总裁就相反,他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把心思都藏在眼角的笑纹和露出的八颗牙齿里,客户话才到嘴边,他就搂着对方的肩膀呵呵笑:“先喝酒,先喝酒,喝爽了再说”。他的工作好多都是在酒桌上解决的,虽然有人不胜酒力苦不堪言,但是大家都明白,想要和他合作,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会!喝!酒!
但是如果给自己贴错标签,那简直是请别人吃苍蝇,咽又咽不下去,吐也不好吐出来。
我的大学室友薇薇,特别爱给自己贴标签。开学的第一晚卧谈会,她说:“我睡觉特别轻,一点点动静就会把我吵醒”,“我习惯早起,打扰到你们还请见谅哈”。
可是卧谈会还没结束,她已经打起了呼噜,第二天我们三个都起床叮铃咣啷一通洗漱,都没能把她吵醒。
后来她仍然爱标榜自己,但是不再有人当真。
找个合适自己的标签,就像给自己的人设打了双保险。贴了不适合自己的标签,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你如何定位自己,别人就会如何定位你。
你给自己贴了标签,就等于是把自己的特点敲黑板划了重点,别人一定会优先阅读并且先入为主。
就像我看Helen的朋友圈,当我看到Helen的个性签名时,已经被她种下“Helen很有趣”的种子,同时这个有趣的句式也验证了她的有趣。
而我打开她的朋友圈时,也是带着“她真的这么有趣吗”这个问题在验证,每当被她的图片或者文字戳中笑点,也都会心下了然地说,“果然很有趣啊!”
如果没有事先看到“有趣”这个标签,恐怕我也不会有耐心看她的朋友圈,就算偶尔看到了,像我与她这种泛泛之交,我也不会根据一条动态挖掘她性格中的闪光点。看,这就是贴标签的魅力。
而且,当一个人给自己贴了标签,一定会努力向那个标签去靠拢。当你给自己贴了“优秀”的标签,就生怕别人发现你的不优秀,于是拼了命的努力去配得上“优秀”这个词;当你标榜自己勤奋时,也会担心别人抓到你不勤奋的小辫子,所以常常逼迫自己表演勤奋,演着演着,就习惯勤奋了……
青春期时,你也一定给自己贴过“叛逆”这样的标签吧?然后为了让别人觉得你的叛逆名副其实,鼓起勇气做了许多离经叛道的事,留下许多色彩鲜明的回忆。如果不是提前标榜自己叛逆,你大概也没有勇气那么嚣张吧?
连离经叛道都敢,其它的更不在话下。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出于好胜心,不小心说了一句“我特别有语言天赋,英语好像不怎么学就会”,后来为了这句话,每次当着同学面都尽量避免碰英语书,回到家却狂背单词狂听磁带狂做题。于是,总成绩处于中游的我,英语始终在班级前三名。
从那时候起,学英语对我来说就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完全可以给自己贴上那样的标签,他人的肯定加上自己的努力,很快就真的成为那样的人了。
前面说过,给自己贴标签是一项需要勇气的运动。
因为一旦贴上去,就只能用力去维护它、匹配它,却永远也不能撕下它,除非用别的标签来覆盖它。
如果某天它掉下来了,那一定是被别人撕下来的,你只剩下血肉模糊。
就像最近出轨的明星们,文章要不是整天标榜着“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就是我的媳妇叫马伊琍”,出轨的时候也不会被骂到那么惨;陈赫要不是无数遍给大家洗脑“好男人就是我”还贩卖他和许婧的爱情故事,离婚的时候也不至于千夫所指;而正在风口浪尖上的超级丹,也无数次用好男人的招牌,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等待他的会是什么呢?不知道,但他的人生肯定是要走下坡了。
所以我要说的是,如果给自己贴了标签,一定要用尽全力维护好它,某天让大家发现你是个假冒伪劣,一定会愤而揭之。
标签越亮眼,撕下来的时候越疼,留下的伤疤越刺眼。
当然了,还有另外一个思路,如果你想拒某人于千里之外,就可以在他面前给自己贴个让他望而生厌的标签。
“我最讨厌那种自以为是觉得自己什么都好的人!”
“额,我这个人吧,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