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的民营企业但凡能超过20年的,老板多是实干家,什么都身先士卒,懂技术,善业务,精打算,如果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国家的话,他们即是国王,也是将军,甚至有时更像一个士兵。
那个年代的员工也是有英雄崇拜情节的,老板能干就服,有点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意思,而不少老板也很享受这种被需要被仰视的感觉。于是,多数员工只是做没有思想的手脚,只负责最基本的干活和问题的汇报,老板往往是一个企业理里各环节都最能干的人,也是企业唯一的大脑。那个年代的老板甚至包括国企老总最常说的其中一句话就是:"这事怎么不汇报?"
诚然老企业家们的个人英雄主义或者说家长式领导成就了一代风骚,且在企业最初阶段也有其意义,比如管理成本低,人员流动率低,决策快等,多数中小民企更不存在流程成本,但老企业家的悲哀也从那里开始。试想一个企业的日常运营都需要老板亲自操刀,一定规模后这个企业还能成长多快?
时至今日,内地企业的管理理念都已越来越接近国际企业,很多新千年后壮大起来的企业老板都以定方向下目标为自己的工作常态,方案的提供和执行都交给了下面的各类专人。老板或老总们的口头禅也变成了‘‘这事怎么解决,什么时候解决’’。
换言之,老板显然已不再是企业里最聪明的人。精明的老企业家们也都陆续意识到了这种转变,也知道怎么做,可就是做不到,毕竟都是人前风光了一辈子的人,不习惯转幕后。最重要的是性格很难改的。于是,这些老英雄越做越累。
其实新老企业家各有各的道,新企业人会说,一个高管和一个普通员工之所以薪水差十倍,不是因为高管有十双手,而是因为他有脑子,而且能让十个人做出大于十个人的效果。如果老板凡事还是事无巨细一抓到底,那要高管干嘛。相信多数老企业家无言以对,不过我也碰到过几个回答得似乎很好的。
然而老企业家的道的本质是好的,他们一般都讲和气生财,处理问题也较侧重情义上的交代,而且敢想敢做敢拼,有的还肯自己钻。这几年政府提倡的企业家工匠精神其实说的就是这意思,因为新一代企业人多少有些冒进浮躁,而且不少侧重资本运作,少了些实业精神,某种程度上扎得不够深,企业发展的步子迈得不够实。
但一方面这些老将又多略带独裁,从决策到执行经常自己满场跑,似乎中文没有越级这个词汇似的,这严重影响了下属的成长,也不利自己的抽身。
学会抽身,不是为了卸下老板的责任,而是为有更多的精力掌好舵,做好船长,而不是水手和大副。
以上的道理其实都老生常谈了20多年了,有些老企业家做到了,而更多的老人开始出局了。时代的车轮总会带走一批人的辉煌,又迎来另一批人的疯狂。不过谁都有老的一天,谁都有被碾压出局的一天,想到此,就很想写点什么,说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这番絮叨。
英雄迟暮,敬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开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