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洋洋洒洒的写了宣言,今天一睁开眼就感受到了压力,尽管“把鸭梨放进冰箱,变成冻梨”已经是我生活里的一句口头禅,可是行动起来还是需要定力。
言归正传,今天思考的问题是“被碎片化”主题。
时代在进步,万物在迭代生长,看了好几本成长性书籍,虽然功能不尽相同,重点却都是很明确的指出:世界很快,大家很忙,你的时间太短,定目标,找方法,学习吸收再复盘,最后得偿所愿,跨入人生巅峰,迎娶高富帅。
本来注册简书号,就是为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避世,可世事的发展总是给人个措手不急。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时间的地方,就得顺应规律。人活到这个岁数,知道了胳膊扭不过大腿,把自己变成鸭子,把它赶上价吧。
每日千字文的目标,第一道守死的城门,就是死守,第一死亡时间。
24小时内日更,时间太短,昨晚孩子呀呀的折腾,这打算用来储存文档的长尾时间,算是是彻底泡汤了。
早上起床,必须抓住黄金时间的最后一小时,打开手机快速阅读,抓灵感来源。半小时过去了,又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才定了个文章主题,“碎片化时间”。这里有拖字之嫌……
写文是个输入,再输出的过程。就是要先读,然后收集,再整理,最后把整理好的想法写出文章来的过程。如果通盘按步就班的以传统方法去操作,就会像我之前一样,家里书堆了一堆,床头扔一本,车上散两本,写字楼蒙尘三本……本本都随手翻了三页就被遗弃了。本人生活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转换得过快,光有美好的想法和坚强的意志都是不完整的。
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阅读需求。现在已经没有必要讨论,碎片化时间好不好的问题,大家的生活已经无可避免的被碎片化了。
痛定思痛,接受了现实之后,再思考如何解决,碎片化时间下如何阅读。
读书的app很多,最早开始是以听书为主,喜马拉雅,得到,凡登读书会都是不错的平台,利用做家务,运动或者等人,路途上的时间塞个耳机。慢慢却发觉碎片时间的听书,连贯性不强,太容易被打扰,只能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的成长文和行业知识,对于大部头的书来说,实操起来相当痛苦。
年前的这波疫情,对大家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是不小的。孩子都没法上学,宅家的日子痛并快乐着,为了放松自己,会去翻一些不错的网文小说来。慢慢手机里就下载多了晋江文学的app。
这些app打开就像是一本书,阅读的体验和实物书籍类似,有些翻书的动作和声音也可以模拟出来,除了没有那种哗啦哗啦书页翻飞的触感。网文的阅读是相对轻松的,基本都是快读为主,一目十行的翻过,读到精彩处再细读一翻。孩子入睡后,朋友圈也不刷了,直奔晋江刷网文……
一个月后复盘,发觉这个月读过的字数比我过去一年加起来还多。整个人有点懵了,该做的事情也做了,书也没少读,感叹之下,正确的方法的确能事半功倍。
唯一一个缺陷就是太伤眼,好在app也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设置了朗读功能,只是那机械化的语音实在不敢恭维,而且重音字的错读实在太严重。为了眼睛的休息,也忍了吧。
找到了高效的阅读方法后,就进行深入的扩充武器库,目前找到朗读体验和笔记功能最强大的app,是咪咕阅读和百度阅读。(大家有更好的推荐可以留言告诉我)
那种能一边自动翻页一边朗读的功能,更是实实在的提高了我的读书效率,有时候新读一本书,先戴着耳塞整本囫囵的快听一遍,觉得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再找时间复读一次,用笔记或者书签功能保存下来,顺手记录一小段当时的感想,这样就可以高效的利用碎片时间完成了素材的收集。
读完一本书之后再写一篇读后感,把素材取出来加工整合,完成最后的深挖沉淀环节。这样下来一本一本的积累,明显从读书的时效性来说,大大提高了一个台阶。
这里通过这篇文把自身的读书经历分享给读者,有诸多苦痛挣扎,但也有很多满足。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读书,写作的心得感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