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想必各位都听过。这句话的意思是药虽苦但能治愈疾病,话虽难听但能劝谏人的行为。
这句话说的对,却不是那么严谨。例如: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往“苦口”的良药也能做到变成“甜口”。同样,“逆耳”的良言也可以通过得体的方式变得“顺耳”。
“忠言顺耳”的意义和目的绝不是为了谄媚权贵或是溜须拍马,而是在于提高效率和得体的解决问题。
举个特别常见的例子:99.99%的父母对孩子都是全心全意的奉献,无微不至的关心孩子。可有些孩子非但不领情,甚至还经常和父母发生矛盾,这种情况之下,父母往往会觉得是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懂事。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未必!
经常和父母吵架的孩子,其家庭大都有以下特点:
1.父母至少有一方是火爆脾气的急性子。
每个人的性格脾气都不同:有的人慢性子,做事情磨磨叽叽、不急不躁;有的人急性子,做事情雷厉风行,毫不拖泥带水。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往往会遗传父母的性格,所以父母急性子,孩子也很大概率脾气火爆。
当急性子父母出于好意而着急的时候,往往会急赤白脸的教训孩子一顿,更有甚者会在人前不顾孩子的感受大吼大叫。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自尊心首先受到伤害,然后产生“羞耻”和“委屈”的感受——俗称“恼羞成怒”,最后导致和父母矛盾的爆发。
2.父母爱“摆架子”的。
“摆架子”可能是绝大多数父母的通病,父母认为小孩子无知,自己则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所以往往对孩子的想法不屑一顾,粗暴的否定孩子。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等级,从下到上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孩子年幼的时候仅仅只需要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个时候父母替孩子做一切的决定;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开始交朋友的时候,就有了社交需求。这个时期的孩子基本上也全听从父母的安排,但是开始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再大点开始成熟后,孩子就会树立自己的三观,此时就有尊重需求了,若父母意识不到孩子的成长,还自顾自的替孩子包办好一切,可能就会产生矛盾。
3.控制欲强。
其实由于控制欲强导致父母和孩子产生矛盾往往发生在孩子三观成熟期,也就是“叛逆期”。三观的成熟并不代表人真正的成熟,三观的成熟代表着人开始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且具备初步的是非观念了。
孩子小时候的一言一行基本完全模仿父母,等三观成熟后,孩子会进行独立思考,这时候某些孩子不认可的父母的言行举止就会引起孩子的抗议,从而引发矛盾和争吵。
如果双方都一意孤行,就会导致矛盾越来越大;若能学习到“忠言顺耳”之道,则能大幅度的减少甚至杜绝矛盾的发生。
试想一下,若孩子和父母意见不一的时候,父母能这样说,一定不会产生矛盾:“孩子,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我说的也不一定对,但是以我的经验我觉得这样做可能会比较好,类似的例子也有,比如怎样怎样怎样;如果按你的想法去做,那么接下来大概率会发生怎样怎样的结果;如果按我的想法去做,那么接下来可能是这样这样的结果。你自己考虑一下,千万别做出以后会让你后悔的选择,当然你也可以考虑考虑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孩子听到这样的回答,一定会认真思考父母的建议。
而作为孩子,如果能在和父母意见产生分歧的时候这样说,那父母大概率也会认真思考你的建议:“爸妈,虽然你们说的有道理,但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时代了,现在能有更方便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我觉得还是可以试一下的。”
“忠言顺耳”应用到情侣中,更是一个绝妙的维持感情和睦的方法。
情侣双方本就存在性别、家庭背景、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磨合过程一定是艰难且漫长的。
男性大都是理性动物,女性大都是感性动物。有人戏称“说服男人最好的方法是讲道理,惹毛女人最好的方法也是讲道理。”
这句话形象的形容了男女差异,虽不完全正确,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女性生气的时候,不要一味的讲道理,附和几句,再给上一个拥抱,等女孩子消气了再好好的告诉她道理是非。男性生气了一定要问清原因,不要妄加猜测引起误会。
“忠言顺耳”的核心思想在于为别人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某件事能给对方带来怎样的好处和坏处,从而说服对方。
销售岗位如果能熟练的掌握这个技巧往往能事半功倍。
比如销售汽车的销售员,想推荐客户买高配车型,而客户想买中配车型,销售人员一定要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说服客户:客户买车目的是商务接待,就强调高配车型买了更有面子;为了代步,就强调高配好操控质量好用料足;为了家庭,就强调高配乘坐舒适,空间灵活等等。
一定要让倾听者认为你是站在他的立场上给出的建议,你的建议和他的利益息息相关。这样第一能够引起倾听者的足够注意,第二能让倾听者觉得你在为他考虑,第三伸手不打笑脸人,不管你是真情还是假意,对方最次也不会驳了你的面子。
最后,说服对方的时候语气要诚恳,态度要礼貌得体,尽可能的让对方在谈话时感到自在和舒服。
《鬼谷子》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其核心思想就是教人“忠言顺耳”。人总是有缺点的,许多君王都有治国的雄才大略,但是却因为刚愎自用而饮恨而终。
魏征有李世民此等明君是幸运的,但更令我佩服的是苏秦。他能佩六国相印,而六国的国君不可能都是明君,苏秦却能周旋于其中而得到重用,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待不那么大度或者开明的君主,苏秦也能做到说服其采纳自己的建议,属实是名副其实的纵横家。
所以,学会了“忠言顺耳”的艺术,就能周旋于大众之中而不慌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无论是事业上还是爱情上。
一句话总结,“忠言顺耳”并不难,表达出关心对方的同时,强调你的建议和对方的利益相关,加以礼貌的态度,一定能无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