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块宝地,它将淳朴自然的天性在我脸上展现得很彻底,彻底得让我难以忍受。我素来就不喜欢在大庭广众下展露自己的天性,更何况是自我表露出内心的真面目,这着实让我感到很是难堪。我曾试着去改变,比如在脸上动刀或怎样,偶尔被某些人刺激得会固执地认为这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我更愿意在脸颊两边削骨头,使得脸小些就更好了。但本着自然成长的原则,这一项伟大的变脸计划一直没能得以实施。为此这么多年我一直都过得比较老实,以免让人误为我表里不一而对我心生怨念,这一点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充分压制了我内心深处向往放荡自由的天性,我也很难说这是好是坏。
老实人都贪图安逸,这不算坏事。人越纯良就越不懂得许多大道理,就只好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辛勤耕耘,种多得多、种少得少,这也怨不得旁人。我认为这点很契合我的情况。因为我自幼就不太喜欢到处晃悠,也不喜欢往人多的地方钻。我也不能说我这种品行就一定是好的或坏的,只能说是比较适合我的。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我大多数时间都呆在我的一亩三分地,没怎么旅游过,更何况是旅行了。但我也算比较庆幸,长到这个年纪,不说去了很多地方,但总归也去了几个地方,对于这两个词的理解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不能保证一定符合当下国情,但最起码是符合我的。
我去过的旅游景点不算多,数得上号的就只有厦门、嵊泗列岛、黄山、婺源这四个。杭州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呆的地方,我不认为我每次的西湖之行都是旅游,因为我没有旅游紧迫感。所谓旅游紧迫感,是景多时间少的感觉,观景犹如打一枪换一炮之感,我想旅游团大多都是这样的,何况还有很多旅游团以旅游的名义逼迫游客进行强制性消费,这就更加深了我对这个行业的恶感。在以上这四个景点中,嵊泗列岛和黄山都属于旅游性质的,而厦门和婺源却多少是属于旅行性质的。因为前者我花的时间都很少,玩的也很不尽兴;而后者我的时间虽然也少,景点看的也少,但却很尽兴。我始终都认为,景点是看不完的,就算看完了所有景点,但如果是走马观花式的也不过是给自己多了一些业余的谈资,却也谈不上对这些有多么高深的领会和心得。
旅游很累,而旅行更累。为什么一件让人受累的事情那么多人都愿意去做呢?我想这应该是每个人都有想去见见世面的企图心。说企图心,是任何事情都不是无意义的。有人说旅游是没有意义的,也有人说旅行是没有意义的。我虽然旅游次数不多,旅行就更谈不上,但我以为这些还是有意义的。不管这些所谓的意义是好与坏,它总归是有意义的,你不能就此抹杀一个人的行为意义,就像不能随便抹杀一个人的存在,那是独裁者的做法,不适合我们这些新世纪的人。
每当有朋友遇到挫折找我诉苦时,我总是劝人家要站在高度看这些,站在世界的角度、站在宇宙的角度、站在时间长河的角度,这样痛苦的感觉就减少一些。因为痛苦不是因为事情造成的,而是你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态度所造成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事情都可以看得很渺小,但渺小依旧有意义,即便是再大的伟大都抹杀不了渺小的意义,正如谁都无法抹杀旅行和旅游的意义。
在我看来,旅游和旅行的意义在于一种状态。虽然它们一个重在游览,另一个重在行程,但不管是巍峨的高山、清澈的流水还是一望无际的行走、漫无目的的漂流,从某种意义上都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过程。我前面说过,我喜欢站在高度看一件事情,这样看来,人生既是一次旅游,也是一次旅行。有的人不注重过程,只注重结果,于是就直奔死亡而去;也有的人看重过程,不看重结果,就对生活抱有十分热忱的营造。我知道肯定有人对我把人生看作旅游的这个比方感到忿恨,觉得我言过其实,甚至有些危言耸听。但我却并不这么认为。殊不知,你只要去翻翻几十年前的日历就知道我所言非虚。
当然,存在就有意义,这点我是相信的。我也从不否认任何人的人生价值,只是相比而言,我更愿意注重生命的过程,是在于提升自我,寻找真我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用短暂的几十年的时光来寻找一个早已注定的死亡的结局,这是我不乐意看到的,也是我不愿意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