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八年五.一节,星期二,阴。
本故事叶扬标口述,陈礼祥整理,分为四段。参赛编号725。
易彭为乌
三朝大臣一朝老,
获罪灭族在今朝。
报恩学子把密报,
藏身龙山把姓调。
相传大明王朝,金鸾殿左班首辅大臣彭阁老,既是三朝元老,又是当朝太傅,年轻的皇帝视彭阁老为左右股肱和心腹大臣。
话说皇帝指派彭阁老,秘密前往前朝京都南京,去调查取证大明王朝某桩冤案。
一日走在夫子庙大街上,刚好让他看见了,一位七十多岁的白发老翁,背上驮着七、八岁的顽童,老翁一边走,顽童一边用手拍打着老翁的头顶,还时不时扯着老翁的耳朵。
彭阁老看在眼里,气在心头,他怎能容忍这样大不孝大不敬的行为。
也许是老了,也不知是怎么搞的,不问青红皂白,他马上吩咐手下人,把顽童弃斩于菜市口,以示教育他人。
这历朝历代,何曾见过儿童有罪致死?这一爆炸性新闻憾动了整个南京城。许多人根本不信,纷纷前往菜市口,只见老爷爷哭天喊地,人们议论着,谴责着杀人者。
这是彭阁老一生犯的最大的一次错误,也是最后的一次错误,这一错就真的要了他的命。
原来这老翁及顽童爷孙俩姓朱,又是开国皇帝洪武大帝后裔,这个小分枝,虽于衰落中,但还有至亲内服(相隔五代之内)在南京府衙为官。
关键是彭阁老当时没了解内情,爷孙俩本就是闹着玩的,孙儿拍打爷爷的头,爷爷的手一边托着孙儿的屁股,也一边揪着孙儿的屁股,相互嘻嘻,闹着玩的。
这爷爷哪曾想,还有多管闲事的人,无由来地把亲孙儿杀害了,这怎么对得起他的爹娘?这也没法活了!
这一消息也被南京府衙为官的至亲内服知道了,那哪能放过!自持皇亲贵族,一告就告成御状。
皇上翻脸不认得人,下了三条罪状,按大明法律眼看着就要灭彭阁老九族!又因彭阁老为官时间太长,挡了不少人的升官之路,此时落井下石的人大行其道。
幸有文华阁大学士,昔日彭阁老学生挺而走险,连夜密告恩师,彭阁老携妻及子,连夜逃离了京都。
毕竟他为官多年,积蓄颇丰,拖家带口,急走三天三夜,吃喝在车上,时时又隐进山林,惶惶如丧家之犬。
沿途易姓埋名,涂碳抹脸,有时日宿夜行,尽择荒径,最后落脚在安庆府,潜山县黄柏龙山这座深山密林中。
落户之时全家八口,很少与外界接触,为讨生存,一家人劈山造田,繁衍后代,外人问起,只说本是逃难的苦主,祖籍山东大梁,由来姓乌。
彭阁老易姓为乌,其后代又有什么故事?乌道士又是何人?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