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永澄:如何用“哲学+”问题形成个人发展框架?-02》
本文为理念篇,主题是对“哲学+问题”的五个要素给出更符合实际用途的定义方式。文章介绍“哲学+问题”中各个要素的具体定义,以及需要不断储备哪些能力、积累哪些技能,才能更好地使用这个模型。强调了做那些难的事,会活得更简单,做少得多的观点。
五个更符合实际用途的要素新定义
• Who:自我探索,我是谁?
• Where from:优势整合,我从哪里来?
• Where:定位,我在哪里?
• Where to:价值选择,我要去哪里?
• How to:路径选择,我要怎么去?
也就是说,“哲学+问题”真正关注的是:自我探索、优势整合、定位、价值选择、路径选择五大问题,而只要涉及到这五类问题的领域和内容,都可以用这个模型进行思考。
一、Who——我是谁?——自我探索
概念
这里的“自我”,是一个很广泛的含义,有时指个人、有时指组织,关键看对象是谁,那这个“自我”指的就是谁。比如,我的公司在考虑未来一个季度的发展安排的时候,就必须探索自我究竟是什么样的,这样的自我在环境下应该如何更好地发展。
自我探索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重要程度绝对比你想的要高的多,每个不同的个体,对于复杂系统来说都是一个输入,任何一点点的初始差异,在经过复杂系统之后都会产生天壤之别。所以,对自己越是有充分的了解,越是能够在具体工作、生活、学习中适配。
方式
自我探索方式有两大类:暴力式探索和渐进式探索。
暴力式探索,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一些外部介入手段将自己不为人知的部分呈现出来。还有一些巨大的环境变化、掉入极大的坑等等都可以帮助自己快速探索自己的特点。
另外一种就是渐进式探索,最常用的反思/复盘、周回顾、月回顾和不定期的回顾,而这些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适用的。
如果你对自己有所要求,可以持续做渐进式探索,了解自己的三观、兴趣、能力分布、性格特征、行为倾向等等。而有些暴力式探索做做也是挺有意思的,看看有些暴露在自己面前的那个未知的自己,也是一种很棒的人生体验。
价值
回答“who”这个问题,是极其有价值的,在品牌管理中,必须先问的问题是:你是谁、你有什么、你会什么、你能什么……其实就是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因为品牌本身就是做不同,如果不能回答Who的问题,想要构建品牌还真是困难。
在职场选择中,你必须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不同人适应不同的岗位,有的人更喜欢和事情打交道、有的人更喜欢和人打交道,要把合适的人和合适的岗位放在一起。
推荐你以稳定和持续的渐进式探索来进行自我探索、自我了解,明白自己怎么看待事物、认定什么样的价值、会为什么而激动、在哪些事情上总是掉坑,了解自己越多,才能与他人更好地协作。
二、Where from——我从哪里来——优势整合
迷茫症状:对未来发展没有了把握,仿佛没有了方向,即便有方向,想想又会觉得困难重重,要不断碰壁。于是,干脆撂挑子什么都不做,感受着那种有劲儿使不出来的空虚感。
迷茫的根本原因其实来自于“当下”和“过往”之间链接的中断。
对过往的回溯和探索,就是对自己优势的全面梳理和整合。
拿一个创业组织来看,如果考虑它未来的发展,有很多问题需要询问,但是,在考虑战略问题的时候,就会讨论到SWOT分析,必然会聊到关于优势和竞争力的问题,而这些都是来自过往的积累。对于个体而言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想去往未来,必须要拿着你在过去形成的一切能力、资源,整合好了再往未来去,这样,你内心会有更多的坚定感,迷茫也会少很多。
三、Where——我在哪里?——定位
定位的作用:在某一种规律中识别出自己所处的位置,并依据该位置给出的策略去执行。
定位的价值:把握规律,少走弯路。降低成本,省心省力省时间,不要通过自己的试错,通过碰到头破血流,来获得别人早已经知道很久的道理。
定位的方法::对某一个领域的某一种规律的把握,是一个人的硬通货!拥有硬通货的唯一方法只有一个:学习&思考&实践。
为了少走弯路,学习时,选择规律,而不是具体的方法。
四、Where to——我要去哪里?——价值选择
“Where to”是一个“价值选择”的问题“。在谈论任何问题之前,先说说Why,也就是价值问题,考虑的是如何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不断设定目标。
“Where to”是一个“以终为始”的问题,无论你的“终”有多远,比如说:生命的最后一刻、十年后的自己、三年后的自己、一年后的自己、半年后的自己、一个月后的自己、某件事情之后的自己……每个“终”要考虑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
只有确定了自己的三观体系,才能让自己找到想要去往的方向,并且让每个时间段视野的方向都能够共同指向同样的方向
“Where to”也是一个“目标管理”的问题。目标管理中包含三类能力:找寻方向、设定目标、推进落实,而Where to就是目标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前置问题。这个能力和“想象力”有关,你需要通过想象力,把现在“它的样子”和未来“它应该的样子”都能想象出来,并且通过在脑海中规划、预设、推演,将“它的样子”和“它应该的样子”联系到一起,然后让自己通过一定的方式走过去。这个能力要在具体实践中一点点探索、体验,不断优化、不断构建的一种能力。
五、How to——我要怎么去?——路径选择
这个问题可以被转化成两种相似的问题,用不同的框架模型解决,分别是:
•黄金思维圈:Why - How - What,这个问题就是黄金思维圈的How的问题,所以,你可以移步去黄金思维圈里查看内容以解决这个问题。
•GROW模型:现状(Reality,对应哲学+问题的Where)到目标(Goal,对应哲学+问题的Where to),中间必须有Option,也就是思路、策略等。所以,你还可以使用GROW模型的相关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How to的这个路径选择,就是思路问题。
个人感受
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来看,哲学+问题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怎么掌握?要把握好哪些原则?老大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如用二八定律,掌握知识点可以更加精通这个模型,使用起来更顺手,没有必要把质量标准提得很高,非要期待自己一夜成为哲学+问题的应用高手。慢慢来,持续做,才是掌握这类顶级框架模型的方法。对个人来说,要做到对照、践行、关联,对照梳理出来的知识点,时时检视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的思路,时时修正原来的一些经验性的、不合规律的思维模式;在这个大框架下,慢慢融合打磨出更好的定位思路和关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