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刻体会到正确思考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不能跳出自己的主观思维,学会正确思考,最终也不会有太大进步。
就像今天复习财富专栏的文章里说的一样,理解他人,理解这个主要由别人构成的世界。
所以为了补上这一课买了《超越感觉》这本书,买之前看了下豆瓣评分,说是中文翻译版本很坑人,也不知道出入有多大,就犹豫了没买,于是去得到看到了它的解说版本,就听了一下。主要收获有一下几点:
这本书主要告诉我们如何避开思考时容易犯的错误。感觉不靠谱,正确的思考才是可靠的行动指南。通过学习实践我们可以避免犯错。
一、思考过程中我们经常容易犯的三种错误。
①凡事以“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
我们每个人的思维都会受到自己的成长,经历社会环境,教育背景等的影响。有些是根植于我们的人性中的,比如很多人会觉得,凡是我的东西都更好,有些是受到自己所学知识学科的限制。
凡事以“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不光会妨碍我们发现自己思想中的缺失,还会影响我们对别人思想的领悟和借鉴。
2.攻击批评者。
因为爱面子,我们会在遇到批评或质疑的时候去攻击那些批评我们的人,通常是通过贬低对手来否定他的想法或观点。
攻击批评者这种错误,容易让我们忽略问题本身,而是去关注对我们提出质疑的人,关注她到底是什么动机,这样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偏离了方向。
3.无根据的假定。
假定只是一种观点,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检验,如果提出者无法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具体情况,来证明他们的合理性,那这些就是无根据的假定。
二、正确思考的路径。
1.知道你自己。
越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就越能拥有思考的技巧,我们可以列一张关于自己的问题清单,比如我是寡言的还是健谈的,一般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我对别人诚实吗?究竟是哪些因素,塑造了我的个性等等,然后诚实地回答清单中的所有问题,反思自己的答案。
2.敏锐的观察。
可以观察别人说话,通过观察他人说话时的表情、语言、动作、声音,判定对方对所说的内容是赞同的还是反对的,他对哪些方面比较敏感,在哪些方面的理解显的薄弱,用什么样的方式跟他们沟通会更有效。
3.选择一个议题。
议题就是指人们容易产生分歧的任何问题,如果一个议题有五个或十个重要方面,那就只考察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然后用足够的时间和篇幅来分析练习自己的深度思维。
4.进行探究。
就是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研究问题和收集信息,来帮助我们得出结论。探究主要有两个层面,探究事实和探究观点。
5.形成判断。
判断就是考察证据,仔细推理、得出结论,这是思考的结果。要想得出科学的判断,就需要对已经获得的证据进行评价,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没什么用处?如果两个证据冲突了,该怎么取舍等等。
6.说服他人。
形成判断后,就可以有效的表达观点,让那些对这个议题没有立场的人愿意同意你的看法,让那些不同意你的人也可以重新考虑他们自己的观点,这样就相当于把你批判性思考的收益扩大了。
进行批判性思考,可以把这六种策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综合运用。
这些知识目前只处在知道的层面,要想拥有正确思考的能力还是得把文中的方法实践起来才行,文中大部分属于摘抄,先把正确思考,超越感觉这个概念建立起来,日后等待落实于行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