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杨过、萧峰、郭靖等人来说,张无忌是金庸小说里最让人无感的男主。
没有之一。
由于他在周、赵、殷、小昭四美之间的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有人还给他扣上“渣男”的帽子。
其实真正读懂他的人太少。
1
内行看金庸,看性——人物的性格;看情——亲情、爱情。
外行看金庸,看情节,看武功。
而很多人对小说里的武功理解也比较粗浅。
后期的金庸给角色尤其是主角设定的武功,并不只是用来打打杀杀。
还有一个作用是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萧峰豪气冲天,配以刚猛无比的降龙十八掌。
杨过至性至情,创出苦恋情深的黯然消魂掌。
令狐冲不萦于心,得授无招无式的独孤九剑。
韦小宝左右逢源,擅长趋利避害的凌波微步。
而张无忌作为金庸官宣武功最高之人,他的武功不仅反映他的性格。
还暗喻了中国三大主流思想和外来文化在他身上的互相交融。
2
释、道、儒是古代中国三大主流思想。
在金庸所写的绝顶高手中,只有张无忌集释道儒三大背景为一身。
九阳神功出自佛教少林。
太极拳剑来自道教武当。
儒家无法用武功来体现。
那儒家背景来自哪里?
来自他的义父谢逊。
书中多次提到谢逊文武双全。谢逊,字退思。
取自儒家经典《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金庸使张翠山一家三口与谢逊被困冰火岛,就是给张无忌安插儒家背景。
除本土的释道儒三家外,他还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波斯就是现在的伊朗,明教来源于波斯。
波斯文明也是特别辉煌的古文明之一。
看过余秋雨先生《山河之书》的都知道,西域是中华文明和其他古文明的交集地。
所以张无忌在西域练成乾坤大挪移。
释道儒三家以及外来文化在他身上交汇融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张无忌——
以儒家中庸为基础,兼具道家的淡泊名利、佛教的济危世人。
3
他是个奉行中庸之道的君子。
中庸不是平庸,也不是现在混吃等死的佛系。
中庸是不偏激、不极端、不固执、不狭隘……。
所以张无忌总是顺势而为,没有执念。
对父母被迫自杀的仇恨,自己遭遇的种种恩将仇报、阴谋诡计都只是云淡风轻,并不耿耿于怀。
萧峰若能放下仇恨的执念,就不会把最爱他的阿朱一掌打死。
李莫愁若能放下情感的执念,以她对婴儿郭襄的爱护,她可以成为一个好母亲。
慕容复若能放下复兴大燕的执念,最后也不会失去王语嫣,成了疯子。
刀白凤若能放下婚姻的执念,就不会为了报复丈夫而委身于身心丑陋的段延庆。
……
金庸写了太多心怀执念和欲望之人,或正派或反派,大都结局悲惨。
所以才刻画了张无忌这样一个对恩怨情仇功名利禄都不太执着的人。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张无忌对个人恩怨情仇不在意,民族大义上却绝不含糊。
张无忌心中一凛,正色道:“赵姑娘,你想要我贪图富贵,归附朝廷,可乘早死了这条心。我张无忌是堂堂大汉子孙,便是裂土封王,也决不能投降蒙古。”
他的中庸不是无底线无原则。
即使一时被朱九真美色所惑,一旦得知真相,便毫不犹豫毫不留恋,宁可死,也不背叛做人最基本的道义。
这是一个心怀大爱的人。
张无忌道:“……就算那些人真是凶手,我将他们一一杀了,又有甚么用?我爹爹妈妈总是活不转来了。赵姑娘,我这几天心里只是想,倘若大家不杀人,和和气气、亲亲爱爱的都做朋友,岂不是好?我不想报仇杀人,也盼别人也不要杀人害人。”
这样的思想,已经超出儒家以自我为中心的仁爱,更有点接近墨家的兼爱、非攻。
他是君子,但绝不囿于儒家。
综合评价,苏有朋版的张无忌最接近原著。
4
在灵蛇岛上,张无忌动过同时娶四美的念头。
张无忌心中最爱赵敏。
但他想同娶四美,并不是因为花心。
他觉得哪一个姑娘他都配不上。
只是不想让任何一个姑娘伤心。
他许诺娶殷离,同意和周芷若订婚结婚,和小昭分别时对她的拥抱和亲吻,都是如此。
那个时期,男人三妻四妾就和一日三餐一样正常。
既然社会规则允许这样,又能使喜欢他的姑娘高兴满足,无可非议。
女孩们都把自己代入为小龙女、黄蓉、任盈盈等。
所以更欣赏杨过、郭靖、令狐冲。
但如果你是那个为爱而死的公孙绿萼,终身未嫁的程英、陆无双,寻觅一生的郭襄,失望痛苦的华筝,天真善良的仪琳呢?
是希望自己所爱的人是杨过、郭靖,还是那个在伦理道德范畴内不忍伤害你的张无忌?
张无忌就算不爱你,也会尽他最大的努力来爱护你。
他绝不会因为追不到你而把你从19楼扔下去。
不会在婚姻中把你杀死后藏在冰柜里。
不会在享受了你的青春年华后再把你送进监狱。
不会……
只可惜像他这样的男人,已经很少了。
轰轰烈烈固然璀璨,温润如玉也让人温暖。
虽然金庸先生的理想人设是张无忌这种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
但他的封山之作《鹿鼎记》所刻画的却是左右逢源、左拥右抱的市井小人韦小宝。
这是先生从理想到现实的一种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