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么些年,内心一直比较抗拒这类励志鸡汤类的读物,总觉得是快餐阅读,读起来没意思,还是文学经典直击人心,回味无穷。然而,今年年初的计划一直迟迟没有履行,我严重怀疑自己患上了所谓“拖延症”,而且是重度的那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内心深知自己应该迈开步伐,奋勇前行,但就是挪不动脚,以致于一直停留在原地。
在这样的契机下,觉得自己很有必要读一读《7天治愈拖延症》这样的书籍,来拯救我内心的焦虑。平心而论,这不是一本我心目中的好书,开始读的时候觉得有些无聊,读到后面,堆砌了太多别人的观点,让我觉得这根本只能称之为“作者的读书笔记”,但也正是这些笔记让我觉得还是有所获,这似乎也对得起书封上的“豆瓣读书人气指数第一名”。
三种拖延症,对症下药,才能立竿见影
1.童年阴影型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巨大,产生这种类型的原因,多半是父母逼着自己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或是某些事伤害了我们的内心,而形成的。这类型的拖延症,作者提出以下应对之策,1. 放弃自责的心理;2. 深刻了解你自己,思考如何自我实现;3.制定一个自我成长的计划。而在这个过程,对于那些你打心眼儿里最想做的事,也不要着急、不要焦虑,慢慢来也许是更快的捷径。
2.社交恐惧型
现在社会很多人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自我提升,而忽略了社交。然而,面对来自社会生活的巨大压力,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真正正确的观念应该是“奋斗社交两不误”,在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习如何抱大腿,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3.上网成瘾型
这一类型不仅仅是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在上网浏览信息的时候,总是会无意识地从一个链接跳到另一个链接。在我们浏览这些信息的时候,往往是麻木的,疲于思考的,这无疑是处于一种脑残状态,浪费时间。正如《娱乐至死》所言,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治愈拖延症的三大方向
1.做好时间管理,激发生命活力
书中提到张弛有度的计划,可以最大程度激发我们的生活活力。而计划的关键就在于,做好时间管理,也就是挤时间。书中通过大量引用其他作者的时间管理类书籍来讲述时间管理的具体做法,这些方法也是我觉得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①阿诺德.本捏特《悠游度过一天的24小时》
首先每周都要有一天不安排任何计划,其次每周节省出七个半小时来做一些“重要的、能不断提升心智的事情”,另外一早一晚各花至少十分钟锻炼身体。
②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
首先养成记录你每日时间开销的习惯,其次是养成每天制作时间预算的习惯,也就是做好任务清单。另外,想要成功还要懂得坚持,所谓坚持,就是重复,就是大量的时间投入。
③查德.科克《80/20定律》
书中提出“少即是多”,生活的全部真谛,都可以通过减法去寻求。做得更少,我们反而收获更多。
2.人生因极简而至美
这一部分重点就是说,要选定一个极简目标,然后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正如池田大作说的“有的人紧盯着一个目标,面向着一个目的地,专心致志的努力,朝气蓬勃地活着,这样的人非常美丽。”此外,还有极简生活、极简消费、极简阅读……人生因极简而至美。选择极简人生,保持极度专注的态度,坚持坚持再坚持,放手一搏,向死而生。
3.终极法则:拥有良好的游戏者心态
所谓的“游戏者心态”,也就是说的你的胸怀大小。一个人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做成多大的事。游戏者心态,是一种强大的心态,无论多大的烦恼,多大的困境,我们能笑着说一声“多大点事儿”,来化解困境。对于一个游戏者来说,他无忧无惧,是真正的内心强大,也就是文中所说的“向死而生”。
细细梳理书中的脉络之后,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本优秀的正能量之书。浑浑噩噩的拖延人生,不是我们应该有的,我们要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并为之奋斗。与其混吃等死,不如放手一搏,不如向死而生,做你最想做的事,成为你最想成为的人。
附我的九宫格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