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培养技能。如何学会一些技能呢?
之前提到一些有一部分属于学问范畴,那么更具体的实践有什么呢
这里作者讲了蒂姆的故事: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在艰苦的条件下,学了13项技能,学架子鼓,学驾驶塞车,学巴西柔术,学一门外语
在短时间内,学到很多是不太可能的,他用了一些技巧,如巴西柔术,只练锁喉这一招
,用这招制敌
在整个过程中:他发现最重要的事情是控制你的恐惧感
也就是我们对于边界外的东西都本能的恐慌害怕
认知经验外的,知识技能外的等等,而进步又必须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边界
这里,我们要学习的技能通常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属于学显而易见的技能,如骑自行车,游泳,日常的一些工作技能,容易学会
第二呢,必须面对不愉快的部分,就上面说到的控制恐惧感,如骑自行车,让其保持平衡,然后向前蹬,这些多练几次就会了,进一步作复杂动作,什么偏移,单轮滑行等一些操作,就必须再次经厉害怕受伤,害怕摔倒的感受
此刻前进或者停滞,这是一个问题
第三是寻找核心优势,就如前面提到的蒂姆,学巴西柔术,把这个技能练到全国领先是几乎不可能了,但是把锁喉练到全国领先,还是有很大把握的,那么,你学的技能如何跨越舒适区,并进一步找到擅长之处呢?
这里继续附一个大名鼎鼎的法则:8/2法则,即做好重要的20%部分,那么可以拿到80%的效果
这一点有一些体会,和人相处,大事上靠谱,比平时里聚会很多次有效一些
这里还提到,刻意练习的误区:存在大量模式的技能需要刻意练习,而不少属于匹配质量的
接下来就是创造力:创造力就是开发有价值的原创想法的过程
创造力和我们大脑内的三个网络密切相关
第一是注意力网络,我们的底丘脑核当我们对一件事有兴趣时,它会立刻锁定目就如我们作视力测试,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具体的符号,生活中很多我们有兴趣的东西,都会引起我们的关注
第二是默认模式网络,最根深蒂固的是刻在基因里面的本能,然后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惯性,如手机就如手的衍生品一般粘在一起
第三是突显网络,它是大脑的一个重要开关,会识别好想法,好素材,新东西,减少重复抑制效应
这里继续说一下重复抑制效应,也就是让大脑快速接受新事物并熟悉到忽略的过程,这影响深远
譬如我第一次看到蓝天白云,觉得很美,很美,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就决定也就那样了
突显网络,就是可以不断的激活我们重新关注熟悉的事物,所以做创作的都能理解:创作源于生活
好了,那么如何改善创造性呢?
一、善待ACC,也就是关注和珍惜我们的顿悟时刻
而好的心情和状态特别容易激发顿悟
二、拓宽视野,以前关注宏观,那么可以尝试多关注细节,行万里路,拜名师,多读,多实践等都可以
三、私人时间内的独处,每个人都要挤出私人时间,并且呆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
这一点不少人通过早起2-3小时实现
四、从陌生处寻找,广泛的听取,大量的搜集
五、在盒子里思考,也就是思考具体清晰的事物或命题
六、不断的给大脑增加素材,输出由输入决定,只有足够多的输入,才有好的产出
七、麦吉弗法,也就是转换环境,场景,注意力等,如有些人冲澡容易有灵感,有些人散步
这样的调整,让我们的思考潜伏了下来,直到出了具体的想法或者结果
长久的创造力是一种副产品,就如长久的恒毅力一般
最后开始系列收尾:心流
心流是一种极其美好的状态,这时,我们的注意力极度集中
如何发现心流触发器呢?
内在触发器:自主,好奇,激情,使命,明确目标等都会成为心流的土壤
外在触发器:严重的后果,高度的压力会激发心流
丰富的环境,譬如乐山者,好水者,又或者喜田园者,一些新鲜的环境变化也会激发心流
以上为系列尾篇,第一次略读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