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亲眼见过在公交车上,一个男子竟然因身边站着个陌生美女而一路为之歌唱,丝毫不顾车上其他人的反应,以致招致全车人的意见而在所不惜。后来一个乘客终于忍不住说了句“哥们,你歌是唱得不错,但是别忘了这是公共场所!”,该男子才消停。我虽然佩服这哥们的风流倜傥,但是觉得这种表示太暴力,虽然女子可能很喜欢。
其实,仔细一想,这真应了那句“会叫(哭)的孩子有奶吃”。或许只要脸皮够厚,行事够大胆,才能有很好的异性缘。不是吗?害羞的人即便是碰到心仪的对象,也是打死都不敢有如此出格的表示的。
那些大胆的男子看到心仪的女子往往会吹口哨以期引起女孩的注意,我不是那种特张扬的人,我害羞,从没对着女孩吹过口哨,也不会给陌生的女孩唱歌。但是我充分尊重上述的男士的举动,愿意为之辩护,那些羽毛脱落的雄鸟之所以还会对雌鸟引吭高歌,他其实是陶醉于对自己青春的渴望,可不是吗?
害羞的人就一定没有异性缘么?也不尽然。实际上,害羞是一种气质,而一个人的气质与其性格关系密切。仔细观察你周边的人,那种在聚会的场合宁愿自己一个人待着,也不喜欢与人应酬交谈的人,就是这种气质的人。
关于害羞的特质,西方遗传科学有专门的研究,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害羞,只有大约30%是由基因决定的,70%则取决于环境因素。即便从基因遗传的角度来看,也不能孤立地看待相关基因对一个人的害羞性格的影响。一个人害羞与否,实际上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动态的决定系统。环境对这些特质的形成更为重要。而且从遗传学的角度而言,人的遗传会提取环境中与我们实际倾向相匹配的方面。
比如西方就有研究认为人们形成害羞的性格特征可能有进化上的原因。那些古老的部落族人尤其是年幼的成员如果表现得更害羞,更内向,就相对减少外来的潜在风险,因为他们更少与外来者接触、更厌恶风险、更能意识到威胁以及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
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害羞的孩子更有可能在操场上独处,他们只是看着其他人,而不想和他们打成一片。因为这样他们感到更舒服。
害羞一定是件坏事吗?
其实,害羞本身相当普遍和正常,除非它发展成一种更严重的社交焦虑,否则不会造成问题。
害羞的人其实往往有这样的倾向,就是他们懒得做很多我们通常认为他们需要做的事,他们不喜欢被社会“裹挟”,被其他人评判或评估。
笔者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人,他认为社交简直是浪费时间,为什么非要和一些不认识或不怎么认识的人长时间待在一起,说是无聊的话做些无聊的事?这对他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的。
然而,拥有这种倾向的人很容易会迈向另一个极端,即久而久之,他们会变成冷漠,自我,不通人情世故,甚至在工作中无法与人正常交流,患上社交恐惧症。
害羞和内向不能绝对等同
内向关乎人的性格的另一维度,即一个人对社会经验的开放性问题。内向的人更倾向内在自省和独立探索思想的乐趣。
虽然害羞的人往往内向居多,但害羞的人中也有外向的,这种人的社交障碍来源于过分焦虑。而不害羞的内向者往往在社交生活中表现的游刃有余,但他们其实更喜欢独处或者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害羞的人在社交生活中的表现之一是交谈中往往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但这种表现也因文化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西方文化非常重视人们之间的眼神交流,但并不是所有其他文化都是如此。交谈时适当的眼神交流使交谈双方获得尊重感,有助于形成良好互动,但在亚洲和非洲等其他文化中,过于频繁的眼神接触被视为不尊重和挑战。相互之间眼神接触越少,表现出的尊重就越多。
因此,不能得出结论说喜欢眼神交流的就是一个自信的、外向的人,而疏于眼神交流的,就是安静、保守的人。
内向者无法通过“表现得”外向获得快乐
我们说,拥有好的性格是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关键。而外向与幸福的关系似乎更紧密。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感到兴奋、热情和快乐,而性格内向的人则不太容易有这些感觉。
于是有人建议那些害羞且内向的人尽量“表现得”外向,以获得快乐、激情和幸福感。笔者自己曾经在找兼职工作时就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一个外文培训学校,面试时被要求放开自己,站在椅子上面对其他应聘者进行一场“热情洋溢”的演讲,要求“豁出去”、“放开自己”、“充满激情”。现在想来,该培训学校就是想借此招聘那些不害羞的,外向型的人,以使得学校的培训课程富有活力。虽然笔者比较怀疑一个好的课程仅仅靠活力是否够?内向的人就一定不适合讲课吗?
这里面当然不乏有些内向的应聘者仅仅是表现得富有激情而已。所以问题来了,内向的人仅仅通过表现得外向,就能获得一些快乐和热情吗?
曾经有心理学团队做过一项实验,要求实验对象在一整周内表现得外向——对于害羞的人来说,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他们被要求尽可能表现得大胆、健谈、外向、积极和果断。
研究发现,无论如何,对于那些非常外向的人来说,持续一周的外向行为意味着他们经历了更多积极的情绪,他们感到更“真实”——更像他们自己。
但是那些更内向的人在积极情绪方面并没有那么多的提升。那些极度内向的人实际上会感到更累,经历更多的负面情绪。外向的人往往有更好的幸福感,但要求内向的人尝试“假装”外向的态度会让他们感到很疲惫。
实际上,我们害羞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所经历的环境决定的。包括从小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文化等。比如据说,美国更看重自信、外向的行为,而在亚洲部分地区,包括日本和中国,主流社会更倾向喜欢安静和保守的人。
尽管存在这些文化差异,研究表明,外向的人往往更快乐,即使在内向更受尊重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如此。
因此我们可以说,外向的人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会更快乐,但内向并不一定是消极的——就像外向并不一定是积极的一样。
给害羞者的一点建议
前文已经提到,害羞的人之所以拙于社交,通常是因为懒得做社会认为需要做的事,所谓“人情世故”、所谓“尽人伦”。
我们说,适当的人我之别,群己权界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是值得鼓励的。但切忌矫枉过正,走向极端,成为那种冷漠,自我,不通人情世故,在工作中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甚至患上社交恐惧症。
西方心理学界流行的认知行为疗法(CBT)是目前为止治疗害羞和社交焦虑的最有效的心理疗法。这种疗法通过改变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起作用。
比如,针对公共发言或演讲的紧张情绪,认知行为疗法开出的药方是:
1、将注意力集中在房间里的听众,而非你的演讲是否正确,有助于缓解公众演讲的紧张情绪。
2、识别某些消极的想法,比如提前排练要说的话或避免眼神交流,我们通常认为这有助于演讲,实际上可能更会让我们感到社交焦虑。有时候,过分在乎你的演讲往往是你焦虑的根源所在。
3、切忌给自己设定过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演讲中应该如何表现等等。比如有的人甚至要求自己的演讲一定要非常吸引人,每个听众都应该一直全神贯注地听。这就是过分要求自己的表现了。
4、演讲中,适当地让自己短暂的停顿一下,深呼吸,喝口水,可能有助于减轻一些焦虑。
5、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你周围发生的事情上,而不是集中在你内心的焦虑是如何让你感到身体不适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听众身上而不是你自己,这样你就不会那么纠结于自己是否会结结巴巴地说错话。
6、对新的机遇和环境持开放的态度,并随时准备挑战自己。你能参与的社交场合越多,你就会变得越自信。注意不断变换新场合和新方式。问问自己在社交场合最害怕什么。担心自己看起来很无聊吗?或者无话可说?你对自己的焦虑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开始挑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