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四个春天》的剧之后,又很偶然的发现了同名书,掠了眼作者和大纲,是同一个人。
关于亲情。关于父母。关于故乡。字里行间以及镜头下的影像,传递着浓烈又温暖的爱,以及对生活的沉浸。
不由得想起很多。
老家有个邻居也是同学,比我大一岁,同班,是个从小就漂亮的姑娘。在奶奶的呵护下长大。
记忆最深的是上初中时。十几岁的女孩,有了对美的追求,漂亮的衣服总是第一眼的,同学间难免有着攀比。
那时逢节日,总会有些活动,需要统一服装和道具。普通人家的她,总是在这个时候,现出羞赧。
次数多了,就有了怨。爆发的那次,是一个春天。她一句一句哭诉着“我们家为什么这么穷?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父母?我为什么生在这样的家里?”听得人心惊。
那时尚年少,懂得也少。即使知道她说的不对,也不知道要怎么和她说。后来问题怎么解决的我不知道,只是知道自那之后,她的精力都不放在学习上了。初中一毕业,她就南下打工了,至今再未见过。
偶尔回家会见到她父母,隔着街道问候几句,聊两句家常。知道她在南方成了家,日子过得挺好的,也把弟弟和妹妹带去,找了工作,安了家。这算是个完满的结局。终如她愿。
我们那一代人,特别在老家的农村,能读到初中的是大多数人。上高中的每年不足10个,考上大学的更是凤毛麟角。
有个邻居家的姐姐,若是没记错,在高三就复读了3年,参加了4次高考,最后去了省城。有孩子上大学,像中了彩票。
没继续上学的那些人呢?也并没有全部窝在农村。他们纷纷走出去,有北上,有南下,打工,学艺,蹚出了属于自己的路。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生活成本低,生活压力小,若还有份工作,做个小生意,也是不错的选择。
人都是想要更好的,我们也不例外。因此才有了我来到东北,并把妹妹也带来了这里。工作,融入,安家,定居。有了比村子更广阔的世界,和天地。
而去了别的地方的那些人,有的留在了自己喜欢的地方,有的最终回乡。一致的是,每个人,都追求着更好的生活,不受父辈的影响,不被他们禁锢,乐得自由自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的出身,无法改变。血缘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一世情缘。能改变的,是思想,是行动,是对生活抱有的希望。
我们不管是通过求学,打工抑或别的方式,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看到了更大的天,接触更多更先进的信息,眼界一,点点被拓宽,就连生活方式,也在默默地变化着。甚至,时间久了,连乡音也变成了所在城市的音调。
我们从小心翼翼的探索,到熟悉这里的每条街道,从容淡定地或在办公室侃侃而谈,或在烈日下挥汗如雨,或在实验室聚精会神,或在电脑前敲敲打打…… 我们选择了离开父母亲人,像小鸟一样飞向属于自己的人生,寻找自己的航线。这一切,都是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故乡,也在悄悄地变化着,承载我们的情感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