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的时候,一些同学认真听课,笔记记得很详细,在书本中用多种颜色画记号标出重点的部分,他们花大量时间反复阅读这些内容,对文本和术语倒背如流,但是学习成绩不那么出色。而有些同学看上去不那么认真,下课后总在运动场上看到他们的身影,但他们却似乎与学霸结下不解之缘,轻松地考到好成绩。
这个一直没有解开的疑惑,在看了《认知天性》之后终于得到了答案。刻苦学习而考不到好成绩的人,和不太费劲就考到好成绩的人,他们的区别就是建立了不同的心智模型。
樊登讲述他学生时代并不是一个“认真”学习的人,他说:“我特别爱考试,没有测验的时候,我就和同学互相出题考着玩。每次大考之前,我不会一遍一遍地看书、看笔记,而是拿出一张大纸,靠自己的回忆把这学期学习的公式、重点、单词、生字、诗词都默写一遍。每门课用一张纸。遇到想不起来的,就使劲想一会儿。最后才查书,补充完善这学期的知识图谱。这样一来,上考场的时候就不会遇到特别意外的题目了。”
很多人都认为每天把学过的知识背一次,就会把知识牢牢记住,但是在心智模型下,每个星期学习一次比每天学习一次的效果更好。因为每天学习形成的是短期记忆,记住的时间并不长。而一个星期学习一次形成的是长期记忆。这是由11位世界顶级的心理学专家耗时10年,共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一个星期学习一次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
如何打造高效的心智模型,提升思维质量呢?通过5个步骤建立心智模型,让你成为学霸和职场上的大咖。
认知科学家从实证研究中得知,测验、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多样化练习、生成,以及特定形式的环境干扰,会让学习更有效,记忆更牢靠。
通过建立心智模型战胜我们的天性,把好的方法运用上,收到很多好反馈,就会产生兴趣,才能长期地坚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建立好的心智模型是为了收到更好的反馈,坚持把事情做到最好,成为你选择的领域里面的佼佼者。
下足了功夫练习,就会使彼此相关的复杂理论或是连续的运动技能融合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心智模型,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大脑里的一款“应用程序”。心智模型就是被牢牢记住并熟练应用的技能或知识结构。
那么建立好的心智模型要选择哪五步呢?
第一步,选择领域。选择一个跟你发展目标相对应的领域。根据你定的领域制定目标,在那个目标上确定心智模型。选择领域,定目标非常重要,你要看自己在哪个方面能体现你的价值的,在将来为你带来越来越好的利益,你就在那个地方建立心智模型。
第二步,知识编码。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编成码。编码增强思维逻辑,把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以后运用的时候就可以随时拿得出来。
第三步,巩固记忆。我们掌握了太多的知识以后,并不能够记住所有的知识。好的东西容易记住,而困难的、痛苦的科目就不愿意记住。你的知识编好码以后就需要巩固记忆下来。
第四步,检索自测。当学习到知识以后如何能巩固呢?那就要通过测试,检查你掌握了多少知识。每个星期检测一次,经过几次的检测以后,这部分的知识你就记牢固了,这样才能成为你的长期记忆。
第五步,创造概念。在你掌握熟练的知识后,你才可以在精通的知识领域创造新的概念。
经历以上五个步骤,你想超越90%的人,你必须要建立优质的心智模型,坚持有效的学习习惯,对应在考试或者职场上。
(2分会星月小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