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者的绝境

曾经公司老板和我们说过一句话:“知道的越多,知道的越少”。对于这句话我没有问解释,但我自己的理解是,越是随着日后的知识积累增多,就越会发现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其实是知之甚少。

为什么越学反而越焦虑这个问题,我算是有所感悟。


关于正反馈游戏


在短期内,你追逐的越多,拥有的就越多,然后获得的评价就越高,向上攀比的对象等级也越高,就越想追逐更多的东西。

但这个游戏是不可持续的,最后要么把能从外界获取的资源耗光,要么把自己的希望和能力耗光。

我是接近于后者的情况,以至于越学越焦虑。


到后面开始意识到自己进入了追逐者绝境,才开始学会理性掌控自己的信念和结论。

利用批判性思维倾听他人,向别人学习,同时也掂量别人所说的话,带着问题和思考向外求,不盲目追逐也不固地自封。

更好地利用资源=获得更好的结果


关于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

显著优点是吸收外界信息越多,越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千头万绪,获取的知识将为今后展开更复杂的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这个思维也有着致命缺陷:它对哪些信息和观点可以相信或者摒弃提供不了任何判断和方法,如若始终依赖海绵式思维,那最后得到什么就会相信什么,这种思维模式让我们陷入了被动。


淘金式思维:

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来选择自己吸收什么和忽略什么,带着问题和思考去学习,不断提问,躬身入局。


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获取的结果,淘金式思维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并积极与它产生互动。

对这两种思维模式可以采取互补模式来进行,起初采取海绵式思维为自己建造一个基础知识框架,后期运用淘金式思维躬身入局,与问题产生互动,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深度思考。


关于俭省


这个思维方式是作者斯科特·索南史恩在《俭省:释放“少”的潜能,取得“多”的成就》一书中所提到的概念。

索南史恩所说的俭省思维模式就是主动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专注于给已有资源开发新用途,而避免陷入一味求多的的追逐者绝境。


又比如艺术家都是自己给自己设定限制,如若艺术家不加思考而一味求多索取,只能学到艺术史,成不了艺术家。

像莫奈本来已经就是位很好的画家,但真正让他出类拔萃的是他主动放弃了传统绘画中写实的明暗对比,给自己加入技术限制,最后成为印象派创始人之一。


我的感受:

通过昨天学习万老师在精英日课中所讲解的俭省一书,让我醍醐灌顶。

不断地向外追求,却略过了自己真正所具备的知识需要去复盘的重点,这样岂不是本末倒置?

对什么东西都全盘吸收,采用海绵式思维形成固有套路反而让自己的知识结构变得更为杂乱,这样种陷入了低效率的学习不是我想要的。


外在知识就像是我们的光,随着那道光去追随属于我们的人生之路,但那道光只是指引我们走上那条路,最后的详细计划是由我们的思维模式所决定的。

利用批判性思维,带着问题和思考去进行阅读和学习,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与它产生互动,对已经累积的知识进行过滤筛选和判断,构建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

最后,限制让我们更自由,利用已有资源对此进行创造出更高价值获得更好的结果。


由此得到:

1.游戏是不可持续的

2.俭省思维,把握好度。向外取之有度+向内求索无度

3.避免一味求多的思维模式,尽可能利用手里现有资源发展

更好的利用资源=获得更好的结果

4.    不盲目追逐,也不保持原地踏步,起初带着问题向外求,后期对外来知识进行筛选和批判性思维,在什么时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就是最好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