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是两部作品中的女主角:林黛玉和lady Mary 。
林黛玉的母亲是荣国府的嫡出小姐,父亲林如海祖上曾袭侯爵,到林如海科举出身,为探花郎。(探花不仅要有才学还要品貌端正)由此可见林黛玉的出身及教养。书中也有诗句为证: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书中的林黛玉给人的印象总是手不释卷,妥妥的才女佳人
《唐顿庄园》中的Lady Mary 是伯爵家的大小姐,天生丽质受尽宠爱,她的母亲是美国富豪家庭的女儿,带着一笔可观的财富嫁给了伯爵,因为继承法的缘故Mary无法继承爵位,但家人都希望她能继承母亲的财产。Mary 本人冰雪聪明,在社交场上不乏追求者。
两位女士虽然不同时不同地,不同俗不同语,但有一点却十分相似:怼起人来尖酸刻薄。
林黛玉最著名的一次嘲讽应该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
“黛玉一面笑的两手捧着胸口,一面说道: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个名字,就叫《携蝗大嚼图》”。
这一事件让人觉得她不懂得怜贫惜老,是个被娇惯坏了的小姐。而她与薛宝钗的相处,更体现出她的拈酸刻薄的个性。
薛蟠搅得家里一团糟,宝钗因此忧心,淌眼抹泪地走过,看到宝钗哭红的眼睛,林黛玉讽刺她:“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这分明有幸灾乐祸的意味。宝玉的奶娘李嬷嬷也说过:真真林姐儿这一张嘴,说出的话比刀子还厉害!
因此很多人不大喜欢林黛玉,因为她太像我们身边那种傲娇毒舌的女生了!一点都不宽厚,一点都不大度,一点都不知道收敛锋芒!
黛玉的刻薄,本质上出于寄人篱下的敏感,她以锋利的言语将自己封闭,不让人看到她内心的忐忑,不让人轻易笑话了她去,尽可能地保有她一个名门闺秀的体面。但是过犹不及,过度的锋芒反而使她显得小家子气。而Mary身为大小姐,父母钟爱,才俊追捧,管家先生也偏爱于她。为什么她怼起人来也是“出口成章”?
得知管家不能随她迁走,Mary一时说出了令管家伤心的话
Lady Mary 极其自律,身为家族长女,在父母无子的情况下,爵位财产面临着远房堂亲继承的状况。Mary一生的诉求就是如何通过自身努力不让庄园分崩离析。即便是上世纪初的英国上流社会,女性仍然像是男性的附属品,她们的生活几乎围绕在一日三餐的换装和各种舞会之间,女性没有其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Mary只能通过联姻来保障将来的地位。在这种危机感的促使下,她用刻薄的话语遮盖脆弱的神经,用自私冷酷傲慢掩盖内心的柔软。当世人都不了解她,甚至诋毁她,她的眼泪,也只有镜子知道罢了。
老伯爵夫人洞若观火
两人的傲娇毒舌都有身份上的骄矜,林黛玉更多了些寄人篱下的疏离与忧郁,Mary则是一种深感重担的无助的对抗与叛逆。中西方的贵族小姐们,也终究逃不过人性的锉磨,看似天真或老练的外表下,都藏着不愿他人看穿自己的心思。锦衣玉食未必无忧,尖酸刻薄也不一定是真相。我们都有盔甲,那也是我们的软肋。
自古淑女多傲娇,只因情长路更长
你们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欢迎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