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芳华尚未落幕,又一代人的18岁已悄然登场。在这即将结束的2017,我们都站在各自的人生路口,回望一路走来的时光岁月,总不免会对那曾经青葱的吉光片羽有一些感怀。无论是多彩的,还是暗淡的,那都是值得回味的记忆。那些蹉跎的岁月,往往是我们最宝贵的人生经验,那是用青春为代价换取的成长……
2017年,我的 |简书| 成长总结……
2017年,我读了一些书。面对即将开启的2018年,我也想跟风“总结”一下自己读书和写作的体会。什么样的“励志”,才能带给你正能量的励志,才会让你从精神的高度看待成长,从现实的角度理解成功,从生命的维度拓展——“青春”?
青春,是一个美好的词汇。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有属于他们的色彩,也都有属于他们的骄傲。励志的人生,无悔的青春,是我所崇尚的岁月“芳华”。而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青春年代,当岁月之树长出丰富的年轮,人生历程中拉开的每一段距离,都有其深刻的意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历练,不同的成长…… 往往都会与青年时代的主观世界、主体努力以及人格状态紧密联系。
青春,是值得回忆的,青春,更是值得反思的,青春,是需要伴随着人生一同前行的。于是,青春是一本书,青春是一首歌,一首砥砺奋进的——芳华之歌。2017年,我读了一些小说,其中严歌苓的青春反思小说《芳华》给我很多触动,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励志”的青春人生,看这样的书,我觉得是有意义的阅读。而这本书,也对我在简书写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总觉得,“励志”,并不是青春的专利。“励志”其实是每一个坚持着梦想的人都需要的精神食粮。活到老,学到老,写到老,这本身就是一种“励志”。比如杨绛,比如冰心,比如泰戈尔…… 说到这个问题,似乎也应该联系实际地“总结”一下自己在简书写作半年多来的“成长”:
2017年的11-12月,简书举办了几次主题征文。我分别参加了「见字如面·书世界」征文和「我心中最赞的歌手」征文。「见字如面」征文可以说激发了我继续写简书的热情,我以“日更”的“拼搏”一口气写了4篇关于小说《芳华》的文章,文章总字数有了显著的“量变”。虽然志在参与最终没有获奖,但收获良多。而在「我心中最赞的歌手」征文中,我写的【我心中最赞的歌手】野草闲花逢春生,花香自知总无争获得了三等奖,算是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对自己的写作也有了一定的触动和推进。“主要看写作质量”是这次评审团的评审原则,这是我赞赏的游戏规则,也是我获得认可和肯定后更加坚定“爱我所爱,写我所写”的精神动力。
12月初,简书十分高调地举办了一次手写体的“写字”征文,这次开出的获奖条件十分优厚,吸引了众多简书写手积极参与。作为书法爱好者,我也下载了PDF模板试着写了几篇。后来我发现在框定的写字格里写草书实在有点勉为其难,便果断放弃了参赛。习练书法尤其是写草书的人往往不习惯在框定的格子里写,而且打横写的模式也与书法惯常的竖写“写法”相矛盾,很难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虽然我可以写行书,但我最想挑战的其实是草书。
这次“退赛”,也让我对写简书有了更明确的态度,就是要真正从自身实际出发,从内心出发,写我所思,写我所爱。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自己有真实体会和切身感受的东西,而不应带着某种功利心态为参赛而参赛,为写而写,那样,是写不出自我的,也不可能写出像样的文章。与其想要努力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倒不如首先活成自己真实的样子。
写作,是一种成长的漫长历程,唯保持一颗“青春”的历练之心,或许才能体会到最后的珠玑“芳华”……
2017年,我读了这样一本与众不同的“励志书”。
或者说,它是一本“诲志”书,因为它用一段青春的记忆,引导着我去认识“志存高远”的意义,教化着我去理解“脚踏实地”的坚持……
半途而废的“参赛”也给了我一些“意外”的启发。模板中有一句撰抄“例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句被作为“简书语录”精选出来的热门标题—— 你看你的“励志”书,我看我的“毁志”书。
我觉得这条语录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读书态度,同时也对时下的青春与成长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辩题。显然,从字面看,励志与毁志似乎是对立的,但其实,励志的书未必都能真正发挥正向引导作用让你重造自我,而所谓的毁志书却有可能从另一种角度给你反激励让你茅塞顿开。
这条语录的辩证关系似乎可以写成一篇长篇大论,但仅就励志和毁志所代表的意义而言,我觉得每一种读书,都有方向性,而读什么样的书,也都有目的性。关键是,这本书是不是你所需要的知识输入,这本书对你有没有特别的指导和帮助,这本书读完之后,能给你带来多少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这本书对你的生活和未来的人生,将产生怎样的启发和影响?
偶然,打开简书,主页热门上总有各种励志标题轮番打眼,也常见各类书单推荐,学习的氛围不可谓不浓厚。但是哪些书才是适合你的,需要你自己做出客观准确的分析。很多励志成长的“故事”,很多修道成佛的“秘籍”,很多成功捷径的“套路”,很多众口铄金的“定律”…… 老实说,我不看这样的“励志”鸡汤,也没去专门读那些推荐的“励志”书,我也没上什么专训课,征文获奖打给我的听课票我到现在也没点开,因为我觉得写文章总归是一种个性的心智展现,你需要学习,需要积累,需要突破,需要创新,但最不需要去“套路”。这些“干货”,百度上很多,读过《把信送给加西亚》,感觉“励志”大抵如此。
写文章也是一样,面对“成长的烦恼”,你是否也在看到别人“成功”的时候,有着和IG丧女英格丽一样的不甘和焦虑?看着自己的差距与周围的写手不断拉开间距,你是否也在努力给自己加码“课程”和制定“计划”?稍微留意,不难发现很多简书的主题编辑也在不停地写,但很多文章却流量稀微,他们有没有你的那种“焦虑”?他们有看那些热门的“励志”书吗?我注意到不少编辑写的书评鲜少涉猎那种干货鸡汤类的工具“书”,而更多的是经典名著或新锐书籍。文为心声,写什么样的文章,基本透视得出你的大致人品风格,这跟你读过的书有很大关系,而读什么样的书,也决定了你写什么样的文章。读励志的书会让我们写出的文字充满力量,读毁志的书则让我们的文章消极偏狭,而无论“励志”或“毁志”,我们都要善于分析善于利用。
是的,所有的成功其实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天上掉馅饼,而是一种积累的释放,都是不同个体呈现的独特的主客观因素综合影响作用的结果,这样的励志“模型”和成功“经验”,你可以参考,可以借鉴,但不一定能复制套用,只有从别人成功的结果中透视成功的成因,才是真正从“励志”中得到的启迪,才是真正对你有用的——“励志书”。
这里,我想推荐一下这本书。它不是小说,也不是鸡汤干货,它是一本很特别的书,你要看的不是方法论,而应该是一种认识论。
难忘的七年知青岁月……
—— 蹉跎岁月中的《青春之歌》
这是我在2017年看过的最励志的一本书。【huì】诲,即教导或明示。所谓“诲志”,意为指引明志,与“励志”同属,但重在启发。
青春的岁月,其实就像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河,随着时间,随着历史,随着记忆,渐渐的随波远去。2009年,曾有过一个“知青岁月30年文学回顾”的访谈,当时著名作家叶辛曾回忆起他的知青三部曲。他说他的成名作《蹉跎岁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确带有某种“伤痕”的印记,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在苦难中对希望的坚守。
电视剧《蹉跎岁月》主题曲把青春比喻为一条岁月的河流,而这条河流把知青岁月中所有被蹉跎的青春汇成了《一首难忘的歌》,呼唤着希望和理想……
叶辛曾说,是文学,是读书,给了他们那一代人最坚定的人生理想,在那些荒废的岁月里,在那些幻灭的黑夜中,在那些陌生的土地上,他们手里捧着一本书,可能是雨果的《海上劳工》,也可能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也可能是《红岩》、《青春之歌》…… 对于这些有着理想主义情怀的年轻人来说,看一本书,看一本有意义的书,是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激情的维系……
正如杨沫那本影响了几代人的《青春之歌》写的那样,青春,是追求光明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许多的坎坷和苦难,但对光明的向往和对信仰的坚持是青春最动人的色彩和最隽永的光芒。林道静的青春,就是在迷茫、困顿、求索和坚持的过程中不断升华,最终让她成为一个坚定的有崇高信仰的人,一个对民族和国家有用的具有先进性的知识分子。真正的励志,应该是正能量的精神启迪,而不是简单的“精致的利己主义”人格成长。
在当下的中国,一代代人正在从青春走向成熟,与时代同步,需要了解过去,需要从那些成长中吸取有益的经验,这也是这本厚重的青春记事带给我的一种深刻的启示。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汇成歌……
这本关于知青岁月的书,是对青春的一次深度“采访”,与以往那些伤痕文学不同的是,它更加平易,更加质朴,娓娓道来,波澜不惊。仿佛时光在恬静的黑白影像中变得触手可及,那些苦难在坚韧的精神面前变得轻若浮云,而那些从黄土地上破土的希望,让蹉跎岁月并不蹉跎,青春的芳华绽放出淡静的理性光芒,让人充满敬佩,也充满希望,更充满力量。
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样,这段历时七年的漫长岁月,有消沉的迷惘,也有振作的追求,有苦涩的幸福,也有奋进的希望,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书写着一个年轻人在知青岁月里的修炼和成长,让我们看到在苦涩年华中,还有可以坚持的希望,还有值得信赖的信仰,还有苦中作乐的幸福,还有鱼水深情的人间温暖……
1969年,15岁的他背着简单的行囊从北京来到陕北高原当知青。离开北京的时候,父亲仍在接受审查,只有姐姐到火车站送行。书中这样描述: 他和八一中学的同学上车后,姐姐来送行,隔着车玻璃递给他一袋水果,嘱咐他照顾好自己。“他站在车厢里,没有流泪,只是长时间凝视着他的姐姐。”这种离别,在那样的年代几乎可以说是生离死别,后会无期,但他以少年的坚定勇敢地承受了命运的安排,这种处之泰然的定力,展示出一个有思想的年轻人强大的内心世界。
在陕北黄土高坡上贫瘠的延川县梁家河大队,他一干就是七年。像所有的知青一样,他从不以父亲早年在陕北的“声望”做庇荫,而是真正把青春交付给了这片既来之则安之的土地。那些年,开荒种地、卸磨拉煤、打夯修坝、翻土挑粪…… 他什么活儿都干,什么苦都吃,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不离不弃,甘苦与共,让原本晦涩的青春岁月,不再是一种蹉跎的迷惘。在艰苦中,他看到了土地和人民给他的厚爱。他的青春,如果没有那段磨砺的经历,或就没有这么多的美好回忆。这样的“励志”故事,才是一种值得记取的无悔青春。
一支歌,一支消沉的歌,一支汗水和眼泪凝成的歌,忧郁和颓丧是那么多。
一支歌,一支振作的歌,一支蹉跎岁月里追求的歌,憧憬和向往是那么多。
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总是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这也是大部分人不同程度上都会有的人生经历。但所有的艰难困苦最终都可能成就一个人的成长,促成一个人的成功。只要你不消沉,不堕弃,不迷惘,忧郁的日子总会过去,颓丧的失落总能获得汗水的补偿。
正如这本书中记录的那些苦难的磨砺,锻造了他的心智和心志,在别人看不到未来的迷茫中,他用读书和学习丰富着自己的认识和积累,也用这种困境中的学习影响和带动着其他的人,那些经典的名著,是劳动后最美好的缓释,也是平静中最动人的起伏。从读书中,他找到了人生的光亮。
漫长的七年,他看了很多书,也写了很多的文字,这种执着的坚守,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种逆境中的“励志”,正是每一代人在困顿中都应坚持的清醒,是值得学习的一种治学态度。他到梁家河插队,带了满满两个箱子的书。在田间地头劳动的休息间隙也不忘抓空读书,不管一天农活下来再累,晚上也要看书到深夜……
逆境和困难可以摧毁一个人,也可以锻炼和成就一个人;它可以成为一种认输和放弃借口,也可以成为一种坚强和坚持的动力。究竟应该如何直面逆境和困难,关键看你的人生态度。而他在这段日子里时刻告诫自己:不能在困境中崛起,就将在困境中毁灭。
他,无疑是在困境中崛起的人。父亲遭受迫害下放干校“改造”,母亲受牵连被隔离审查,那个人鬼癫乱的年代,这样的人间悲剧具有强大的摧毁力。但即便顶着“黑帮子弟”的“头衔”,他依旧坚强笃定,虽然征兵和招工都与他无缘,但他从不放弃理想信念的追求,为了加入共青团,他连写8份申请书,一个年轻的17岁少年,在苦难的考验中,选择的是从容面对,积极向往,乐观追求。
一个人,当心理压力变成了行动的动力,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努力不能实现?
一支歌,一支深情的歌,一支拨动着人们心弦的歌,幸福和欢乐是那么多。
一支歌,一支奋进的歌,一支高亢的旋律谱成的歌,希望和理想是那么多。
就像当年和他曾因工作交流同住过一间窑洞的著名延安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的那样:“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在艰绝的生存考验和成长磨砺面前,只有内心的丰满和精神的丰富,才能懂得平凡的世界中悲喜的意义,才会不荒废宝贵的青春年华,在逆境中汲取生命的养分,拥抱幸福和快乐,感受人间的美好,追求一种高远的理想,成就一番不平凡的业绩。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句话:“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这也是他们知青岁月的人生奋斗中最真实的内心表达。从15岁的青涩少年知青,到带领群众脱贫的支部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而笃定地走出了他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他整个的成长、成熟、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他作为最小的知青来到黄土高坡上这片贫瘠的土地,就坚定地扎根在了这片平凡的世界。
当看到纯朴的乡亲为迎接他的“扎根”专门煮了面条款待他,而每个乡亲一天的10个劳动工分却不够买面里那一个鸡蛋的时候,他立志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这里的贫穷。在梁家河担任支书期间,他带领干部群众打坝挖井、置办沼气…… 只要是乡亲们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办去解决落实,目的就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好的生活。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是他这七年最大的成长收获,是一种人生的顿悟和心智的重启。不堕于苦难环境,不甘于平淡生活,用青春做一番事业,“修齐治平”,图有所为。是他知青岁月成长的内因。组织的培养,家庭的影响,农村的再造,乡亲的关怀,师长的教育…… 这些宝贵的人生财富,是那段苦涩年华中最宝贵的获得。时代可以扭曲一个人的灵魂,也能造就一个人的精神。“有追求”,“为民族担当”,“为人民担当”,是这七年知青岁月带给他最好的精神启迪,也是一个人在逆境中获得真知的充分体现。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他深明其意,亦矢志笃行。
他是那个年代里“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他把七年最珍贵的青春岁月,留在了梁家河这个山沟里。七年艰难困苦的知青岁月,为他把爱融入磨砺,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扶贫要攻坚、扶贫要精准,就是因为他曾经就是一名农民,他懂土地。他来自平凡的世界,他爱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这本书,很朴实,很易读,很励志,它没有空洞的说教,有的,是与岁月的交流,与青春的长谈……
201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