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也会发出大声地哀嚎,这祈求的无力会唤醒冷漠的良知吗?混沌的世间连一把草就可以满足的善良都无法庇护,只有凶猛、残暴的肉食者才会得到尊敬。麦田里树立着无数沉默者无言地站立着、见证着、是不是无声的沉默也是一种支持?我在幼儿园里用一个小院子养兔,用束缚自由、圈养生命的方式来告诉孩子们要善良、要温暖、要尊重生命。就像一个屠夫顾不上抹去满脸的血印还憨厚地说他刀下处理的生命都不遭罪,一刀毙命是无比地尊重生命。弱者没有选择,只有被动地接受,接受世界给予的一切黑和灰,自己把这暗淡的日子调剂成刺眼的白。如果兔子能识字写作,那满篇的善良一定是对饲养的劝诫。如果没有开放包容的心,请不要随便尝试去照顾别人的生活。
人什么时候最容易认识自己?那便是遇到你解决不了的极难的问题、遇见更强大的人,遇逢别人的冷暖时发现自己的弱小对照出真实的自己。如果无法改变现实,那牛羊要感谢狼的存在,狼像一面镜子照射出牛羊的真实,真正走上强壮道路的牛羊,都是从镜子中看到弱小的现状下决心改变地踏出第一步。这一步里既有井底的蛤蟆突然看见井口的蓝天时的惊恐,也有无力改变现状的困苦和一次次攀爬跌落的苦痛,更是蕴含鱼跃龙门的幸运,也有无数跌落爬不起的失败。我站在一群兔子面前,扮演起强者的角色来分配食物和活动空间,控制一切的感觉上瘾般让人迷失,如何在事与愿违中不失去力量又把握好边界,实在是一个难参透的禅理。
兔子每天吃饱后就懒懒地趴着休息,偶尔四处跑动玩耍,烦恼和压力在兔子面前似乎是一个非常遥远且无用的词语。而每周两天孩子们的拜访中对兔子欢喜地任意抚摸、惊喜的尖叫、肆意的热情换来的是浑身颤抖的惊恐。兔子此刻的状态一定是略有烦恼的,一只被生活逼到角落里的兔子,应该可以归入弱者的行列里被定义。那么,兔子应该怎么去接受生活呢?村上春树曾说:“今天,我只希望能向你们传达一个讯息。我们都是人类,超越国籍、种族和宗教,我们都只是一枚面对体制高墙的脆弱鸡蛋。无论怎么看,我们都毫无胜算。墙实在是太高、太坚硬,也太过冷酷了。战胜它的唯一可能,只来自于我们全心相信每个灵魂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来自于我们全心相信灵魂彼此融合,所能产生的温暖。”在鸡蛋和石头面前,村上春树选择永远站在鸡蛋一边,而我在面对鸡蛋和石头面前,却惊慌失措起来。龟兔赛跑里缓慢的乌龟战胜敏捷的兔子是约定俗成的惊喜,而要我去扮演平等的生命去一同比赛时,我怕兔子途中不睡觉地平等会搅乱故事的结局。
我惊恐地发现了一个一直不敢承认的现实,兔子们永远都在积极地尝试反抗,并在抗争后轻易地接受胜利或是失败。并在自由的日子里继续享受自由,永远地去抗争不舒服、不自在,且永远地去相信,去认真地生活。相较于兔子,体型硕大无比的我虽能轻易地决定兔子的伙食和生存空间,可以任意地抓一只兔子送到娃儿身边观察。可我在面对社会和生活的苦难时,是和兔子们一样地挤在墙角瑟瑟发抖,且缓回正常的时间会无比的漫长。真相便是判断强弱的标准不在于躯壳的强弱而是心境的高低。
发现这一真相的我开始谨慎地靠近兔子,开始观察和对比我们之间的不同,进而企图对比出我们之前到底谁是强者。在胡萝卜的残骸中我发现了我们共同拥有的平凡,绕了一圈回归原点的最本质的生活里藏着最终的答案。从来没有强弱的分别,活着是共同的勇气,至于生活的不同,只是活着中的调味而已。我们都曾有勇气去面对,这一刻为强,也都曾低头流泪,这一刻为弱,强弱不过是一种面对生活的状态。就像漫长的季节里的龚彪最后的车祸死亡,生活中除了生老病死外,很多时候就是这么的突然,突然的结束所有的话题,这是生命把强弱揉捏成一团的时刻,可能生命并不像如此明确的划分开,它只想看每个生命的如何面对。
季节和日夜不停的轮换,每天总有源源不断的新故事在发生,永远值得期待的是下一刻。若是整个世界里的兔子都融化成草莓蛋糕,我想我就变成承载蛋糕的托盘,一同放在生活的桌布上,静待岁月的品尝。
傻孩子,所有的事情,觉得值得就好,哪有那么多的意义和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