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但凡与春天有关的作品,或吟咏,或哀叹,或伤怀,或怜惜,多到数不胜数。然而这些与春天有关的诗词多数都充满了或浓或淡的愁绪,令人伤感。正如李煜在《虞美人》中说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的这首《眼儿眉》,依然是在借春景抒发哀愁闺怨,似乎没什么新意。但是,这首词却没有了她以往伤春词里的“断肠”之感,笔调轻松明快,哀婉动人,令人心醉。
眼儿媚 朱淑真(宋)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词人走出闺房,信步走在花间小径上,百花盛开,暗香浮动,真是醉人。在朱淑真眼前,此刻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春天悠长且温暖,让人简直想要化成一片飞絮,一瓣娇花,在轻柔的春风中飞翔,在和煦的日光下休憩。
风景若能一直如此,该有多好!可惜这样的时光并不会持续太久。清明过后,天气就会变得阴晴不定。如果赶上阴雨天,朱阁绣户就会被雨雾笼罩,让人倍感压抑。一个“锁”字意味深长,被厚重的乌云所“锁”住的不仅仅是朱楼,还有词人的心,隐晦地传达出了被禁锢的愁闷。
下片着重表现的是女主人公的春愁。词人多想逃离这枷锁,她料想若穿透了那锁住楼的云层,定有晴天朗日。然而距离如此遥远,又有千难万险,谁能最终抵达呢?此间种种,不堪看也不堪想。既然思索注定痛苦,不如把这一切烦恼遗忘,在午睡中打发光阴。谁知莺啼婉转,惊醒沉睡的词人,又惹起了她的绵绵愁绪。
最后,词人将静态的“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和黄莺的巧啭,词人的愁绪融合在一起,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化静为动,使读者仿佛听到莺啼之声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流播到另一个地方,使鸟啼之声富于立体感和流动感。
此外,随着那一声声黄莺啼鸣,她的愁绪也四处蔓延,蔓延到了“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这三句本是在猜测啼叫的黄莺的位置,一会儿像在绿杨影里,一会儿像在海棠亭畔,一会儿又好是在红杏梢头。然而,词人心思巧妙,将无形的愁绪和动听婉转的黄莺啼鸣声融合,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词人的一腔愁绪无影无踪却又处处存在。真是多么唯美巧妙的意境啊,令人心醉!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