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习室写作业,突然放在桌面上的手机屏幕亮了,左手抬起手机一侧,瞅了一眼屏幕内容。
一个好久没说话的异性朋友给你发消息,你点开一看,内容如下:帮忙点个赞呗!
你气不打一处,没办法,你只能责备自己:为什么要拿起手机呢?
这也没什么问题,毕竟不是你意识之内的问题,是你自己的习惯问题。
写作业把手机放桌面上,是一个习惯;你把手机放你左手边方便拿,是一个习惯;屏幕亮了你就抬头看手机,是一个习惯;别人给你发消息立马点开看,这也是一个习惯。
这些习惯有好有坏,而且在不同场合下,其好坏也有待区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生活依照习惯而存在。
有研究机构的实验表明:人类行为只有5%是受自我意识支配的。我们是习惯的造物,因而我们的行为有95%都是自动反应或对于某种需求或紧急情况的应激反应。
我有一个几乎可以忽略的习惯:用手摸耳朵。
我回忆了今天一天,我从早上起来写目标的时候,就会用左手摸耳朵,上课也会,有时候吃饭会,晚上看奇葩说的时候更是如此……
说好,没什么好处;说坏,也不算大,就是在手闲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摸耳朵。唯一的坏处就是偶尔会影响我的注意力,也是出于这点,我一直想戒掉这个习惯。
但只有我意识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才能控制住自己,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摸完了才想起来,我不该摸耳朵的。但已经为时已晚,有时候还会为此非常苦恼。
用手摸耳朵是我的习惯,不让自己用手摸耳朵是我的个人意愿,依靠我的自制力执行,这两者其实都是有局限性。
著名的心理学家,精力管理开创者吉姆洛尔对此解释说:个人意愿和自制力之所以有局限性,是因为每一次自控都会耗费有限的资源。
可怕的是,当你的资源储存不足,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如此,你会因为所面临的事情困难而退回到旧日的习惯。
比如说你想健身,但你旧日的习惯是待在寝室打游戏。你想了很多方法说服自己去了一趟健身房,你发现自己举起5千克的哑铃就非常的艰难。
你看到了一个型男,然后安慰自己说:不就是个大块头嘛,哥是玩脑子的。然后你决定再也不来健身房了。
为了满足小我的虚荣心,你不想现在回去让室友嘲笑你,然后就一个下午都在健身房的沙发上度过,心心念:还是在寝室打游戏好。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人,你本能的发现了困难,并想退回到自己的舒适圈内,去做自己习惯的事情:待在寝室打游戏。
但是你没有发现:那个身强体壮的型男,在他每次考试不好的时候,他都会来健身房发泄,而不是静下心来把每一道题重新算一遍。
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你的习惯是在寝室打游戏,而他的习惯是在健身房撸铁。
你也好他也好,在面对困难时,人们都容易退回旧日的生存习惯。
在昨天的文章里,我写到了最近我经常上网,文章也没有好好写。其实这就是我退回到了我以前的生活习惯了。
理论上我是有与之对抗的能力的,已经戒游戏一年半的我,怎么可能从第1天下午3点打到第2天上午10点,但我还是做到了。
连我自己都没想到,这一个月打游戏的时间是我上学期打游戏的时间几倍之多。
仔细想想,之前两周,考试集中、工作也是新任务不断出现,而且腰疼不能运动,内心很是狂躁。在面临着学习压力、工作压力、还有自己事情的压力下,我有些扛不住了。
有的时候工作最烦的时候,想辞职但又不能辞职,只能忍着,我感到了前所未有过的压力。
我椅子旁边放了一瓶白酒,一担粮。上次没喝完带回来的。
那几天,它成了宝贝,烦的时候,就打开一担粮饮一口,品味半天再干活。
但那天因为考试题都不会写,我崩溃了。想当年,工图前我没怂过,电磁场(两者都被称为天书)前我没怕过,但这一次我怕了,怕挂科。
考完的那一刻,我什么都不想干,就是烦躁。最终没忍住,退到了我最原始的习惯:打游戏。
领导安排的工作推到明天,该复习的科目最后考试前看一眼,自己的事情能不干就不干,反正进了网吧,一切与我何干?
真好,不过从昨天开始我发现不能这样,我就控制着自己:不要去网吧。
今天还在心里无数次挣扎。
正如吉姆洛尔的话:面对的困难越大,人们越容易退回旧日的生存习惯,因此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今天早晨写目标的时候,发现我已经7天没写了。仔细想想,真可怕,打游戏的这段时间,我已经有一星期没跑步、没复盘、没读书……我的生活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
习惯能够创造出一个稳定的框架,帮你抵御那些你讨厌的事情,当这个框架越来越松的时候,你所抵御的坏习惯的能力也将越来越差。
总有一天,当无数的坏毛病从框架的4个方向来袭时,你将手足无措、然后妥协,退回到你原始的习惯。
抵御的方法就是一点点地让这个框架越来越稳定。
前文提到的个人意愿和自制力都有局限性,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养成自发的习惯来抵消主观意愿和自制力的局限性。
意愿和自律推着我们行动,而细心养成的习惯会吸引我们做出行动。
那怎样养成习惯?
第一,需要精准具体的规划
有这样一项实验,是关于一群处于脱瘾期的吸毒者的实验。
在脱瘾期里,吸毒者需要调用全部的精力抵抗毒品的诱惑,使得额外的事件变成不可能的任务。
在帮助戒瘾者重返社会的项目里,研究者要求一组人下午5点上交之前上交一份个人简历,没有一个人能做到;第2组人被分配了同样的任务,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需要写明自己何时何地开始制作简历,结果80%的人都完成了任务。
沃什说:“当你处于压力之下,思绪会给你添乱。你越是保持专注,越能更好地处理突发情况。”精确、具体的规划会让你更容易保持专注,更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别着急,一点点来
那好,你要养成习惯,从明天开始要:早起吃早饭,读书写文章,听听力练口语,听音频做输出,运动减肥……
然后你一天都没坚持下来,为什么?
这不胡扯吗?一次培养这么多习惯,不就是让你的那个框架去抗衡千军万马,做一个就好,其他的不要动。
一次只关注一项重大变化,每一步都设定一个可行的目标,让自己一点点做出改变。
第三、记录进展
很多人不爱记录,我自己就是这样,我宁愿写了3个计划表出来,也不愿意写1篇复盘。
但是复盘的价值丝毫不亚于做计划,计划给你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是它不会告诉你怎么坚持把计划执行完。
这个时候复盘的一个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它能让你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改变,会给你带来正向的方法,从而激励自己继续前行。
复盘的另一个价值是让你及时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和速度。
因此若想要让养成习惯这场变革持久,复盘是必须进行的关键要素。
第四、及时改变
健身的话我们都知道,如果持续以同样的方式锻炼,同一处身体部位力量最终会停止增长,人们也会失去兴趣,心灰意冷,很有可能就此放弃。
因此我没有时刻关注着自己的变化,在有一定的改变后,可以考虑培养其他的习惯,或者是用更好的习惯代替我们现在的习惯。
这样会给我们带来新鲜感,有了好奇为动力,我们就更愿意去执行和坚持。
在我们有了一定的积累后,这些正向习惯会相互激励,会让我们的框架越来越坚固。
军人能够在正确的时机做出正确的行为,即使是面对死亡也全然不惧。那是因为习惯的强大力量,对于一名军人,哪怕是走路、说话、作息、进食都是习惯。
习惯虽好,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习惯也要从迈出第一步开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