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你,没有人了解你会像你自己那样真实,时时刻刻最能感同身受。
当遭遇考试失败的时候,当朋友之间关系变冷淡的时候,当在人生选择分叉口困顿迷茫的时候,当你把自己的苦衷诉与最亲近的人听却没有招来安慰相反只是一阵埋怨的时候,那感觉无异于哑巴吃黄连,真的是有苦说不出了。
高中的时候心灵鸡汤很盛行,我为此专门买了个本摘抄我所看到的那些自认为很好的句子。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个就是“只有深夜痛哭过的人才足以谈人生”,因为当时我还真的去实践了这一点。有天晚上,躲在被子里,回想着白天的确不顺心的事情,酝酿了半天情绪,就真的呜咽着哭了出来,我想那个时候看上去应该是很悲伤的样子吧,然后第二天想起这件事自己还为自己感动了半天。但是再后来我每每想起这件事的时候,都知道自己仍旧是不足以谈人生,因为那是自我的催化式泪腺激素分泌。
因为后来我感受到比那更强烈的痛苦,是真的是有苦说不出那种,由此也推翻了那句心灵鸡汤的正确性,比起痛哭一场有时候更深层次的痛苦是让你欲哭无泪的。嗯,这是我自己在行走中总结出的人生真谛,百分百适用于我自己。
世界变得越来越急躁,每个人只顾得环视自己周边那一遭,别人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长大后,会慢慢发现,当跟朋友相距很远的时候,你会渐渐很少找他协助,因为太远了隔空传话情绪总表达的不那么到位。再到后来,你在找她之前会自己心里想想,这样找是不是有些突兀。毕竟平时没时间找,快乐的时候少没时间分享,一旦伤心失意就去倾诉,就像把朋友当做了垃圾桶,于是这个倾诉过程就卡在这里,不再延展。父母呢,以前没觉得,感觉可以隔两三天聊些家务事,而如今这段时间,正好想寻找安慰的时候她不理解你,反而噼里啪啦一阵埋怨。所有那些话就再也无从说起,毕竟正好碰上一个情绪经常跟自己一样很低迷的父母。
不知道对方此刻有没有时间,不知道对方此刻原情绪是怎样,所以不敢贸然打扰,很多东西都只能独自承受。
当碰到一件事情,最快的解决办法,就是你自己理清思路,自己拿决断,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你还是自己给自己力量比较好。所有的沟沟坎坎都需要你去面对,这一辈子下来,跟你最亲密的人只有你自己,换句话来说,陪伴你最久的是你身上的每个器官每个组织每个细胞。我一直认为人是有自我图谋的天性的,说的不好听就是自私。比如拿到一件特别好吃的东西,你超级喜欢吃,大多数人出于礼貌,当然会跟他人分享,但是剩下的那部分呢,应该都是自己吃吧(为人父母对自己子女偶尔除外)。这个社会真的就是自己待自己最真,大家匆匆忙的脚步,你就只能自己给自己力量。
从前我一直认为父母是自身努力上进的最大动源,而我看到我超爱的作家达达令一个人独居在深圳,我就很想不通为什么。她的家在广西桂林边上的一个小镇,应该是风景美如画的地方啊,而且她此刻应该就算是自由撰稿人那种吧,在哪里不都能写吗,为什么不回去。我一连串的问号我后来自己给出了答案,当然也是从她的文字慢慢领会出来的,父母是自己的港湾,但那个港湾也会下雨,你不可控的会受到他人情绪的左右,心里很清楚这个世界上跟自己血缘关系最浓郁的是自己的父母,可还是有个自己独居的小屋会好些,你在这部分空间里可以任由自我随意折腾,无所顾忌。因为他们有时不能理解你的情绪,在一起反倒会偶尔生出小罅隙,从这个层面上说,距离的确产生美啊,更准确的说是空间。
这又使我想起从前看的某个微博底下的评论,有个女孩,自己家里的房子很大,但她渐渐觉得那还是一个偏公众化的空间,于是她偷偷拿出积蓄在离家很近的地方租下一个一居室。虽然只有20平米,可她买来鲜花,买来清新亮丽的桌布,铺上自己最喜爱的床单,摆了一个自己看中很久的书桌,就这样,一个无比温馨自我私密的空间形成了。她说即使是每天下班后来这里小憩一会儿心情就会出奇的好呢,尤其心情不顺心的时候会在这里自己消化好了再回家。评论底下的回复有喷这个女孩的,说连父母都要隔离,我微微笑了笑,心里想对那些喷女孩的人说,你也会有这样一天。人一旦发现,很多时候别人帮不上自己的忙,只有自己给自己力量来得更痛快一些时,你会想要去发掘出专属于自己的一个空间,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推进自我力量的迸发。
太多的时候,难关要自己来闯;太多的时候倾诉不得,只能独面内心,寻求解决之道。所以我们只能从那些光怪陆离的力量源泉中找到一个点,就是自我的那个,然后将这个点串联成线,形成一股牵引力,拉扯着我们一直往自己所向往的高处前进前进。
来到简书真正写字的第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