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两个宝宝的妈妈,一边努力搬砖一边带孩子。大宝上小学,小宝还在怀抱中。
我认为少儿阅读就像一粒种子,家长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在孩子心田播种,那么这颗种子就一定会生根那发芽,还会开花结果。
记得女儿4岁时从老家到东莞我们的身边,普通话不会说,也没有朋友,很不习惯,经常哭着闹着要回去,我就带着她去市图书馆少儿分馆玩,给她借回很多绘本,陪她讲故事。
最开始,就是讲给她听,引导她观察画面并表达。后来我们去演绎故事,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也就是袁老师讲的代入法。慢慢的她就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会把听到故事跟我们分享、跟小朋友们分享。我知道,这颗阅读的种子扎根了。
到了小学阶段,她已经爱上阅读,看书看得废寝忘食。时常睡下来,还偷偷起来看书,被她称为“窃读”。
当她看到我做资料用PPT时,就很好奇,我顺势教会她制作简单的PPT,她就通过PPT跟我们分享她学过的知识。
等到4年级时,她写的作文我拿去向报纸投稿,其中有5篇得到刊登。看到自己的字变成“豆腐块”时,尝到甜头她,对于写作也不再排斥,还动手写起了弟弟成长过程,取名《萌弟记》,很期待的呢。
上个月带着女儿去参加莞城图书馆举办的儿童读书分享会,现场的气氛非常好,孩子们也很积极,都有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喜悦。现场还有不少思想火花碰撞,能从身边的人身上发现闪光点,吸收他人的思想精华。女儿还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呢!
当从朋友圈里得知东莞市图书馆要举办少儿阅读推广人公益培训,对于成功引导女儿变成小书虫、年阅读量500本的老母亲来说,很想去参加这类型的学习,想通过系统的学习,并去社区或相关机构服务,来带动更多的小朋友爱上绘本,爱上阅读。
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到培训现场,一眼望去,妈妈们几乎占满了会场,只有为数不多的爸爸身影,不得不为到场爸爸们鼓掌。我相信注重教育的家庭一定也会有相应的回报。
三个周末的培训下来,我最印象的就是袁晓峰老师的讲解。
上午,袁晓峰老师专业知识、经验都非常非常丰富,她用亲和力十足的语调一再强调“儿童视角、儿童本位”。
是的,一本绘本如果不是从“儿童本位”出发,并以“儿童视角”编写的,那对孩子来说,就不是一本好绘本。
儿童本位,顾名思义以儿童的立场思考问题,以儿童的利益为根为本。从袁老师与小孙女的互动中,能感受到袁老师让孩子有更多体验的机会,更多发出自我声音的时间。让儿童的创造力得以舒张,想象力得以奔放,个人能量得到释放,并形成有效的亲子沟通。
儿童视角,从儿童视角选故事选书,并不是成人认为这是一本好绘本有教育意义就可以强迫孩子去阅读,要给他们选择读不读,读什么的权利。那么以孩子视角编写的绘本,我想孩子不会不喜欢的。
袁老师与袁老师与小孙女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完美的诠释了“儿童视角和儿童本位”。
成人蹲下身子看儿童变身成为儿童是很有困难的,再怎么蹲,依然是成人;我们能做的是,时时回望那个曾是儿童的自己,记得自己曾是个孩子。
我们能做的,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为最好的自己;给孩子足够的爱与自由,完整地接纳,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下午,袁晓峰用她富有磁性、温和的声音告诉我们怎样和孩子读绘本,因为这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力的提升。
这期间,她说到了六种方法:
* 预测法
* 讲读法
* 代入法
* 比较法
* 讨论法
* 延伸法
最后,使用老师的一句话:相信绘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