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受两个人的影响比较大,一个是苏格拉底,另一个是庄子。苏格拉底的智慧在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帮我开启了探索求知的大门。庄子的智慧在于言论的分寸,帮我确定了思考的边界。
庄子的著作中提到的“自然”和“存真”让我很困惑了很久。到底何谓“自然”,何谓“真”?到底如何才能做到“自然”,如何才能“真”?我始终没有寻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但类似的思考启发了我用一些特殊的角度来看待心理问题。
本书将心理划分为三层:
第一层:心理的内在。包括人性,人格以及精神。
第二层:心理的外在。包括哲学思考,哲学思辨,以及一些心理现象的理性解读。
第三层:文化。内在的文化包括观念、理念;外在的文化包括知识、教育、传媒。
由三层模型逐渐向外,引向自我意识,人际关系,以及人际交流的诸多问题。“内在”和“外在”是相对而言。文化是心理的外在,心理是文化的内在。心理有内在和外在之分,文化也有内在和外在之分。某些心理问题可能需要往外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有些文化问题可能需要往内寻找问题的根源。
文章主要强调原创性思考,缺少对权威理论的解读。整本书关注心理学,但并不是什么正经的学术著作,本质上还是带着个人色彩的人生哲学,主观意味儿颇重,读者需谨慎对待。
书中大量运用批判思维。批判思维的难点在于分寸的把握。我尽量避免僭越,只说我该说的,只说我能说清楚的。受制于个人的学识、人生阅历和人生智慧的局限,可能存在把握不当的地方。如您能略去本书的缺点和不足,读完后可能会体验一些不同的东西,原创的意义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