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上班的时候,突然收到两个加我Q号的,说实话这年头加Q的很少了,见面了都不再问电话号码,而是来碰一碰,加个微信。一个是小学开始的同学,高中之后就没怎么联系了(以下称为A同学),一个是初一同过班的一位女同学,当时学习成绩数一数二的(备注一下,我知道已婚了),就没怎么有过交情(以下称为B同学),虽然觉得有点奇怪,但因为在上班,我也没多想。
接下来A同学马上就发来了信息,几句热情的话,问及现在在哪,做什么工作,什么时候结婚,等我的喜酒,开始几个问题我都一一回答了,并自我调笑一下,混得不好之类的,其中了解到他还在老家,具体做什么没有细讲。大概七八分钟之后,目的就出来了,“兄弟最近手头紧张呀,就想问你能不能借个两千周转一下”,这句话一出来我马上就“恍然大悟”啦,之前的奇怪一下子就醒了。结果当然是婉拒了,看了这么多关于借钱的分析文章,大家自然懂得,这种交情的“朋友”这钱如果要借,就作好给他不准备还的打算。在我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之前,这种善事我还是选择不做的。
在这期间B同学也开始搭话,毕竟关系更疏远还因为是女孩子,没有那么直接,多聊了一些彼此的近况,了解到她几年前就已经嫁到同地区的其它一个县里,因为我在上班,还是有一句没一句的搭,下了班回家吃过饭之后又收到她的QQ信息,还是问候,具体聊的啥我忘记了,接下来的几天都有断断续续收到她的问候信息,直到昨天晚上,估计她也实在找不到什么话题来聊了,“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这行字一跳过来,我就大概猜到十之八九了,果然,紧接着就是“能不能借你的私房钱我买房”其实后面的结果,大家肯定也都知道,然后……我们就没然后了。
2012年我开公司的时候,当时也有借钱的经历,一轮一轮把有过交情的同学朋友都从脑海中过滤,最终选择几个有可能的“候选人”开口了,当时因为大家都是月光族,所以结果也并不理想,但电话打过去都是那种一点不尴尬,非常洽到的关系。其实,向平时没有交情,甚至是很久没有见面,没有联系过的人借钱是非常难开口的,你甚至会觉得自己非常非常地low,可是,我的这两位童鞋最终还是开口了。
是他们脸皮厚吗?当然你可以这么说,但我觉得不是最主要的。第一,肯定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实在是大,可能真的到没有资金来源的地步了;第二,这就是今天我要说的,我们想想,那些很久没联系、曾经“认识”的人,其实往后也根本不会有什么交情了,甚至连见面的机会都不会有了,何不赌上一把呢,真能借个千把块钱,哪怕百来块钱当然算好,就算被拒绝了,不管对方怎么想我,反正以后不会见面也不会有什么尴尬了。
哈哈,这种开口借钱放在我们学生时代来讲,肯定是问不出口的,但因为现实的窘况,把人给逼了,不管怎么想,这也是一条未绝之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