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白酒叫渡河酱酒
没有哪一种中国非酱香白酒像它这样,需要九次蒸煮、八次摊晾、七次取面,要存贮至少3年以上,需要用100多种不同轮次、不同年份、不同香型的酒进行勾调。
而在如今中国白酒消费的集体认知里,渡河酱酒又不仅仅是一壶酒,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豪气的、潇洒的、悲情的、喜悦的,统统可以在一壶酒的情绪里表达。它浸润在中华民族的魂里,它的代名词,是酱酒。它的味道,是酱香。或许,汉武帝“甘美之”的赞扬,会让人觉得有些遥远。或许,巴拿马博览会上的传奇,还会让人觉得有些心酸。但是,那伴随一系列关系中国近代命运大事件飘过的酒香,却无数次呼唤起人们对那段岁月的真情回忆。
品味渡河酱酒,毕竟不是喝水那么平淡,往往都要在酒前耍些智慧,玩几个心眼儿劝酒。因为劝酒,从古到今就慢慢地劝出了很大的智慧,形成了一般酒令,说白了就是劝酒的游戏。古人劝酒讲究艺术,射覆、投壶、猜枚、划拳,都能玩出墨水来。茅台是千年酒镇,猜拳行令的水平,更是登峰造极。
从诞生、成年、婚寿到丧葬,莫不如此。由于历史悠久,世事沧桑,那些古老、奇异的酒俗。对于出生,满月时要办月米酒。之前,奶奶已经着好了米酒,就等着小孙子诞生。这米酒,一是为分娩妇女催奶,以保证孩子出生后有充足的天然食物;而是为了款待前来祝贺的客人。月米酒少则三五桌,多则二三十桌。酒宴上酒礼先行,先饮娘家送去的月米酒,再在席间宴请白酒。所送礼物,多为鸡蛋、孩子衣物等,而主人也要回赠毛巾、糍粑等物,谓之“打发”。孩子长大,结婚成家。谈婚论嫁,提亲、订亲的每一个环节中,酒是必备之物。在茅台镇,男方携酒、面、猪脚等请媒人,之后才“看人户”、“取同意”订婚、“开庚”。婚礼前一天,男方组织人手“过礼”,将酒、烟、茶等物摆放在礼盘里,香礼在前,送到女方家。酒礼很讲究,一般选用较高档的名酒,如渡河酱酒,分为6对,每对2瓶为酒礼。
婚礼当天,女方的送亲队伍到来,第一件事是接亲的押礼先生,斟上随身带来的两壶散白酒祭奠女方列祖列宗,俗称“告奠”或“投奠”。若女方送亲客到了男方家,仍由押礼先生到男方家堂屋的神位前,祭奠男方列祖列宗,俗称“安亲”,然后再举行婚礼。新人双双脆下,主持人口中念念有词,行礼如仪。礼毕,新人人洞房,共饮交杯酒、合心酒,寄托白头相、忠贞不移的爱情。洞房仪式完毕,新人要双双向参加婚礼酒宴者敬酒表示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