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经过三番五次、曲折回荡的用功。
那如何用功呢?
一、用“细”功——计白当黑,“对症下药”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临帖是种重要的方式。我在临帖的过程中就经常苦于“写不像”,明明每一笔都尽力“照搬”,但字的整体外形与原帖相去甚远。这种感觉很沮丧。在被打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的问题至少有两个:一是功夫下得不够,还要勤加练习;二是方法可能太过“粗放”,没有用心仔细观察每一个字,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下方的“唐”字与原帖就有很多不像的地方。古今公认的学书第一阶段,“入贴”,就是要用尽所有办法去还原这个字,要“写得像”。
怎么才能“写得像”?
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曾提出“计白当黑”,原是论字划的疏密。但是细想起来,这四个字适用于临帖的整个过程。写一个字要写得像,要全方位无死角地观察它。笔画开合、高低、参差、虚实的配合,其走向、弧度、速度、比例的拿捏,除了容易看得见的“黑”以外,我们容易忽略与笔画互相映衬、互相生发的“白”。看到了“白”,才更能看清“黑”。这就好比从两个角度看事物,总比只从一个角度看事物看得更全面。
将白与黑结合起来观察,去揣摩书家在书写时的运笔方向、力道,在哪里稍提笔,在哪里稍顿笔,笔画上扬或下沉的角度是什么,笔锋如何转向,在哪里转向……在这个过程中,要眼到心到、心到手到,着实不容易。我自己采用了一个笨办法,就是借助笔或者直尺,去“测量”贴中笔画的角度、弧度。说是测量,其实并不是为了“精确”,中国文化从来不讲精确,而是借助这种手段,去找到自己的问题。自己书写后,再“测量”自己的角度、弧度,这样反复试错、反复调整,这次可能笔画稍歪、下次可能角度过平,几次三番、不断改进,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才能“对症下药”。
二、用“巧”功——师古学书,事半功倍
如果方法错了,那用力越多,错得越离谱。研习书法我想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味地写,而忽略了“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就不能做到“入贴”。入贴有两种重要的方法:摹与临。摹是影写,或者描红;临是照写。我个人采用较多的是临帖。
临帖可以对临,也可以背临。
对临是将贴放在一旁,对帖进行一番观察,即“读帖”后,将字形印入脑中,再在另一张纸上书写出来。书写后再对照原帖,找到自己在笔画和整体结构上的不足,再进行临写,如此循环往复。这种方法比摹写难得多,需要同时调动人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模仿能力,也许需要花费更多的工夫练习才能达到“相似”的程度,但我想这种更困难的方式给人带来进步也会更大。
背临是在对帖子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学习的基础上,不看帖,通过回忆重现字形。这种方式可以与对临配合使用,相互促进,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因为背临可以反复加深对字形的记忆,对临又能为背临打好基础。相传东汉至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钟繇在学习蔡邕书法技巧的过程中不分时间地点、随时随地练习,与人聊天就在地上练习,晚上睡觉时在被窝里练习,被子都被划破了。这不就是“背临”吗?
师古学书,吸取前人经验,可以少走弯路。想要在不入贴的基础上去摸索创造,是王羲之都做不到的事情。
三、用“苦”功——业精于勤,持之以恒
这里的“苦”,并不是学书真的是个很苦闷、苦恼的过程,相反,我认为学书的过程是愉悦的、享受的。这里的“苦”,更多的是多次、反复、曲折的练习过程。
我曾经认为学书法必须先练笔画,必须把笔画练得十分满意了才开始写字。而后发现笔画也要和字结合起来练习。同一种字体,如楷书,不管欧颜柳赵,其中每一种笔画都有相同的书写特点,因此先练习笔画有助于打好基础。但是,被拆解的笔画毕竟脱离了字的整体,如果都是严格按照标准的笔画去书写每个字,不看字的整体架构、比例,那就成了“印刷体”,不是“书法”了。所以,在练习笔画的同时,一定要把笔画放到不同的字当中,从宏观上去把控整个字形,甚至放到整幅作品中去体会结构铺排,才能真正体会到每笔基本笔画的用意,才能体会字形千变万化带来的美。
手也是有记忆的。只有经过多次的练习,才能让我们的手对好的笔法有深刻的记忆,才能“手到字来”。智永退笔成冢,右军染黑池水,怀素笔书蕉上,都是对书法下的苦功。进步的过程不会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有曲折的。我在练习时感到疑惑的是,有时勤于练习而不得要领,有时荒废几天反而写得尚可。这种时候只能鼓励自己坚定信念、反复调整、反复琢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对我来讲,学习书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三回九转中,也有独特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