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本周周一(11月13日)、周二(11月14日)的大盘走势分析,我分别在股海肥皂剧(清仓篇)、(剧外篇)中,都已做过分析,简书的各位看客可以再去读一读,这里就不再累赘了。
对于周三的大盘走势,先看图起:
上证指数1分钟走势图(止于11月15日):
上图中,本周周三,早盘低开低走,到22位置转向,向上至23位置受阻,转向向下。23位置正好是1分钟级别中枢(图上18—19、19—20、20—21三段重叠部分,即图中23位置上方长方形框)的第三类卖点,也是最后的卖出点位。17位置为1分钟级别的第一类卖点,19位置为第二类卖点。一般情况,第一类卖点不容易抓住,但第二类卖点相对就容易的多,也是散户最热衷把握的住的,第三类卖点虽然已经亏了,但还是可以出货的最后卖点,第三类卖点还不卖出的话,后面就没有必要卖出了。因为,后面等待的不是卖点,而是买点了。这就是操作节奏,不要卖点不卖,到了买点反而卖了。
从23位置直至收盘,看图可以看到中枢下移,17位置开始的1分钟级别下跌的第二个1分钟级别的中枢(即24—25、25—26、26—27三段重叠部分)构建出来,至于是否会走出1分钟趋势走势,这个还要看周四的走势来确认。
继续看周四(11月16日)的1分钟走势图:
上证指数1分钟走势图(止于11月16日):
上图中可以看到,周四的走势很简单,早盘先是小幅低开,然后一整天就是围绕周三构建的1分钟级别中枢(即24—25、25—26、26—27三段重叠部分)上下震荡,做中枢延伸直至收盘为止。后面继续看周五,也就是今天的走势如何变化。
上证指数1分钟走势图(至于11月17日):
今天早盘也是小幅低开,但上升力度不足,这里就有一个很重要的点位,即31位置,它既是5分钟级别下跌的第二类卖点,又是上面一个5分钟级别中枢的第三类卖点,懂得一点缠论买卖点知识的,都知道第二、三类卖点重叠为一个点位的威力,所以今天开盘从31位置到32位置的止跌就不那么难理解了。
33位置又是一个第三类卖点,具体是那个中枢的第三类卖点,各位就自己去分析吧。
要是按正常情况,起码是95%以上的概率,一个1分钟级别的下跌趋势走势,出现了第二个中枢,然后又在中枢的下方走出第三类卖点来。这个时候就是看会不会发生背驰,有背驰发生的话,那就是第一类买点要出现的信号,准备介入买进就可以了。事实上呢,到下午13点17分走出最低3373点,背驰现象没有发生。但31—32段与33—34段比较,内部结构发生了背离现象,即对应的MACD绿色柱子的面积明显后者小于前者。因此就有了34位置的转向向上,可是,还是力度很弱,直至收盘位置,只是在一个相对比较窄的幅度震荡,连上面中枢的最低位置即28位置都没有触及到。这就再一次证明了31位置的压力该是有多大。看下图:
上证指数1分钟走势图(11月3日——17日):
上图中,红色长方形框就是5分钟级别中枢,而绿色箭头所指的31位置,就是5分钟级别中枢的第三类卖点。更为要命的是:17位置(即3450点)到28位置,是一个1分钟级别下跌趋势走势,而28—31位置是一个向上的1分钟盘整走势。按缠论理论定义,31位置就是1个5分钟级别的第二类卖点。这样31位置就成了5分钟级别的第二、第三类卖点的重合点。
好,接下来,讲讲下一周的走势分类。
1、下周走势最好的分类,就是能够向上做出中枢扩展,生成出一个5分钟级别的中枢,然后不管是突破的话,还是震荡延伸,都不会坏到那里去。突破的话,就取决与第三类买卖点是否构建出,否则震荡延伸出更大级别中枢,至少是30分钟级别的,再作选择。
2、下周走势最差的分类,就是周一开盘就选择向下,继续延续17位置开始的下跌趋势。这样就做出了32—33,33—34、34—35(暂时标号)的第三个1分钟级别中枢。后面怎么走就会比较复杂,必须根据当下走势来把握,但始终最后还是要扩展出5分钟级别的中枢,再根据这个5分钟中枢的第三类买卖点是否出现加以判断走势方向。如果是这样的话,17位置开始的调整幅度就大了。
3、介于以上二点之间的就是,在3301点以上,以3380点为中心轴,上下震荡扩展出至少是日线以上级别的中枢,然后再选择方向继续向上。
最后强调一下,现在整体走势,是处在一个起码是5分钟级别以上的中阴段。在中阴段没有完全走出来明确方向之前,最好的选择就是关注自己的手,别动,看戏就行。不是只有操作才赚钱,持币等待也赚钱。中阴段是否明确地走出来了,判断的依据就是一个5分钟级别中枢构建成立后,第三类买卖点的确认,就可以明确了走势要选择的方向。那时,再做选择为时不晚。
当然,一技千秋,永远是技术好的就有收获。
今天写的有点长了,没有办法,耐心慢慢读吧。只会有益处,不会有害处的。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