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列车第三十七讲

颈长肌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附着点

起点:第3~5颈椎的横突的前结节和C5~T3椎体的前面

止点:C3~C6的横突,C2~C6椎体前面,C1前结节

功能

前屈头颈部(双侧收缩)

侧屈头颈部(单侧收缩)

头颈部转向该肌同侧(单侧收缩)

神经支配

第2~7颈神经(C2~C7)

头长肌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附着点

起点:C3~C6横突的前结节

止点:枕骨基底部的前面

功能

前屈头颈部(双侧收缩)

向同侧旋转头颈部(单侧收缩)

神经支配

第1~3颈神经(C1~C3)

斜角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附着点

起点:前斜角肌——C3~C6横突的前结节

中斜角肌——C2~C7横突的后结节

后斜角肌——C5~C7横突的后结节

止点:前斜角肌——止于第一肋内上缘;

中斜角肌——第一肋外上缘;

后斜角肌——第二肋外面

功能

前中斜角肌屈曲头颈部(双侧收缩)

侧屈头颈部(单侧收缩)

使头颈部转向该肌对侧(单侧收缩)

在用力吸气时上提第1、2肋

斜角肌触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神经支配

第6~8颈神经(C6~C8)

头长肌、颈长肌及斜角肌

1、头长肌和颈长肌是仅有的防止头部过度伸直的肌肉。后表线和前表线倾向于使上颈部过度伸直。舌骨下肌群与头长肌和颈长肌有拮抗作用。舌骨下肌群体积太小,且更倾向于讲话及吞咽功能,以至于难以与那些大肌肉相抗衡。

2、了解肌肉的作用是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分析问题为导向。后群肌肉体积大、数量多。

3、前深线中尤其是头长肌和颈长肌在维持头部、颈部及上背部(胸椎1~4或者是肩胛骨下角连线以上的部分)的排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背部:胸椎1~4上背部、5~8中背,9~12下背。

颈长肌在处理颈部问题非常重要。

4、触诊

头长肌和颈长肌看起来难以触摸到,触摸时要小心,动作要慢、缓。下手的角度很重要,不要垂直向下,因为颈部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淋巴结。如果摸到动脉搏动,要避开。触摸到颈长肌时感觉手指在骨头上滑动的感觉。

颈椎变直者,放松完颈长肌后做第四颈椎的导引~除了解决疼痛,还能解决其他问题。调整一个人并不难,难在功夫的练习。

5、对于患有颈椎过度伸直(颈椎生理曲度消失)的军人颈患者,可以让其横突前方的肌肉放松;对于上颈椎过度前凸者(反弓),我们可以促进这些肌肉的激活。

在了解肌肉激活概念之前,先了解肌肉的收缩方式。

6、提示:语言鼓励很好,但不要用手引导,不建议推颈椎,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受试者的努力可以达到放松的效果,治疗师只是提醒他注意到这个早已被遗忘的区域。能用手处理的不用器械,能用语言引导的不要下手。

7、触诊时不要把手停留在有血管跳动的地方。这个方法是用来进入颈椎前方的筋膜层,它们位于颈动脉、颈动脉及迷走神经后方。迷走神经是第十对脑神经,是掌管人体器官最多的神经。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上方轨道

1、咽(附图9)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咽缩肌

3、横膈肌的重要性

讨论1——前深线与下肢的稳定

1、在下肢的姿势中,前深线倾向于平衡体侧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腓骨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第三腓骨肌)缩短时,会使足部外翻。

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足内翻)被证实与腓骨长肌(足外翻)互相拮抗;若深后侧间隔的肌肉过短,会使足部内翻或旋后,或使前足内旋。这些筋膜有助于稳定足踝上方的胫骨和腓骨并维持内侧的足弓。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肌肉变长(腹直肌变长)或变短后都可能导致无力

骨盆的稳定一定要对其悬吊系统进行处理。

2、在膝关节,前深线与体侧线如弓弦般在下肢的两侧相互拮抗。

当下肢弓状弯曲(O型腿、膝外移、膝内翻)时,前深线在小腿及大腿的部分(大收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就会缩短,而体侧线的髂胫束及腓骨肌就会拉紧。

3、当膝盖相互碰撞时,则相反。体侧线(阔筋膜张肌、臀中肌、臀大肌、腓骨长短肌)缩短时,前深线的结构则被拉紧(处于延长状态),被牵拉侧通常会发生疼痛,但应该处理的却是缩短侧(处理通则)。

调整的是平衡。

4、分析图9.49

图片发自简书App


5、步态学——换一种方式讲筋膜链

6、在大腿,被前侧及后侧间隔围绕的内收肌群与体侧线的外展肌群(臀中肌、臀大肌、阔筋膜张肌)也相互拮抗。

7、关于骨盆的位置,将间隔视为重要的结构很有帮助(实践中很好用)。骨盆前倾时,前方的间隔会缩短并黏附于附近两侧的肌肉,而此时长收肌及短收肌则处在伸长的状态。

图片发自简书App


8、前方间隔可视为腰肌的延伸,后侧间隔则被视为深层外旋肌(特别是梨状肌)和盆底肌(与大收肌有关联)的延伸。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是Thomas W.Myers所著《解剖列车:徒手与动作治疗的肌筋膜经线》的读书笔记,原始参考版本为人民邮电出...
    山后客阅读 5,681评论 5 12
  • 前深线详述 1、前深线很特殊,它会沿着轨道或上或下、或从中间向外延伸。我们再一次从足底开始。 2、前深线起于足底的...
    厚_德_载_物阅读 1,378评论 0 6
  • 肚脐 1、肚脐的情感联系和筋膜的连接都非常丰富,它供给了生命最初9个月所需的全部营养。肚脐是通道。 2、肚脐——中...
    厚_德_载_物阅读 631评论 0 5
  • 1.做体前屈手指无法触地,大腿小腿后侧紧 一般处理足底筋膜放松它,通过理疗球去感知,看哪里有痛点,按压激痛点至...
    如水的月光_娟子阅读 1,459评论 0 7
  • 第一节 肌学概序 肌 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多数附着于骨骼,故称骨骼肌因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可通过人的意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