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
1、肚脐的情感联系和筋膜的连接都非常丰富,它供给了生命最初9个月所需的全部营养。肚脐是通道。
2、肚脐——中医神阙穴
3、从本质上讲,就是胎儿出生之后脐带脱落后留下的疤痕,相对来说是较弱小的地方,是很多筋膜、血管都要经过的地方。
4、肚脐是胎儿期营养供给的唯一通道,摄取营养和氧气,靠胎盘提供。胎儿出生后,胎盘和脐带就完成了其使命。
5、对于女性来讲肚脐的神经和阴蒂相连。所以肚脐是一个兴奋点,如亲吻肚脐时会有非常强烈的反应。同源器官:睾丸和卵巢
6、时尚界,肚脐也是一个视觉的表现元素。
7、从黄金分割来看,肚脐也是重要的视觉标识。
8、肚脐在解剖学中的体表分法:
腹部4分法,沿肚脐做纵向+横向两条线,把腹部分成四个区域,称之为四分法。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右下腹。
9、肚脐平对第四腰椎,用仰卧位,通过肚脐定位第四腰椎;通过体表触摸两侧髂脊最高点连线平对第四腰椎。
脐带
1、营养来自脐带附图。
2、脐带打结
宝宝的第一个玩具是脐带。
3、脐带标本附图9
4、脐带血保存的意义不大。收费项目,并不能救命的。隔行如隔山。
5、对比研究发现:宝宝出生之后,脐带立刻剪断与推迟30~60秒再剪断相对比,半年内患有疾病的概率低。(能不能进入新版的教科书很关键)
6、虽然我们可以很轻松地从腹部筋膜的前方触摸到肚脐,但其支撑和附属结构均位于腹部筋膜后方,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从腹直肌后侧进入的方法。腹部筋膜与。腹膜相联系。因此与腹腔内脏联联系密切,包括与膀胱的连接和通过镰状韧带与肝脏的联接。
7、附图13
绿线是壁腹膜;脏腹膜覆盖在脏器表面。
肚脐正上连接肝,正下方连接膀胱及其他周边筋膜。
9、中医中的脐针,沿几个方向扎会有不同的效果。
10、触摸肚脐:平躺并屈膝,找到腹直肌的外侧缘,双手放置与肘同宽,掌心朝下,指尖相向地放在腹直肌两侧边缘的地方。慢慢地将两手手指靠近,确认腹直肌在你的手的上方。当感到指尖相互接触时,肚脐内层组织就会分布在你的手指之间。
温馨提示:
估计压力,有些人甚至是最小的压力也会感觉疼痛或不舒服。
要获得知情同意并在其可忍受的范围内,向天花板或头部的方向上提肚脐。
这样的牵拉可能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一定要慢,先让组织逐步放松再进行进一步的牵伸。
在触诊时过程中确保受试者可以保持正常呼吸
尽管很有挑战性,会引起呼吸增加甚至掉眼泪,但这些都是值得的。
11、触诊时,要学会观察客户的反应。有的客户很难受,但是不支声。
后上方轨道
1、横膈——横膈肌
可以影响到胸腔和腹腔。
2、前深线通过横膈沿着前纵韧带从脊柱前方一直上行到枕骨。这条后线包含了两条附着在前纵韧带的肌肉(头长肌、颈长肌)以及细小的头前直肌。
3、还伴随着这条后侧轨道上部上行的是斜角肌,尤其是在靠近胸腔出口的筋膜深侧面。斜角肌沿着腰方肌方向分布,并伴行于体侧线的深层,此处我们将它看做稳定头部的一部分。
斜角肌激活是必须要学会的。
中间或后侧斜角肌在侧屈时稳定头部;
前斜角肌可加入“头前移”俱乐部,将中下段颈椎横突拉向第一肋,产生或维持下颈椎屈曲/上颈椎过伸的动作(如果单侧收缩,可以旋转头部)
在处理斜角肌之前或同时,应放松胸锁乳突肌和枕下肌。
4、前深线后侧轨道的顶部联接到“最高的椎骨”——枕骨,连接点正好位于寰椎椎体和枕骨大孔前方的枕骨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