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期《奇葩大会》上,一位“死亡体验馆”的创始人谈起了让人望而却步的生死问题,引得现场不少人泪目。
“死亡这份资料,没有人会翻开看。”在我们的传统教育里,人们对于“死亡”一直讳莫如深,大部分父母对于这个话题更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而现在的孩子虽然接受的教育五花八门,从婴儿胎教、幼儿早教,再到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义务教育,但唯独缺少了死亡教育。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今天是清明节,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会碰到和“死亡”有关的话题,在这个时候给孩子普及一堂“死亡教育”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有人说,和这么小的孩子谈死亡,他们真的能够理解吗?别小看了孩子对死亡的好奇心和理解力。
在幼儿阶段(1-3岁),他们就已经开始接触死亡了,比如,一只奄奄一息的蝴蝶,一条翻白肚的鱼……
只不过这时候他们认为消失是暂时的,对死亡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也不会联想到父母是否会死亡。但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根据家长的表情和语气来判断事情的好坏。
所以,家长们应该用轻柔平静的语气来描述,通过现象+比喻的方式,让孩子对死亡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比如,孩子心爱的玩具坏了,没有办法修复了,就是死亡了;狗狗死亡后,不会再奔跑了。
从3岁左右,孩子开始对人生的很多问题都表现出兴趣,当然也包括“死亡”。但“死亡”对他们来讲只是一个词汇,他们并不会理解死亡是不可逆的。
妈妈,我好喜欢你的项链,你死了以后能把它给我吗?
游戏时,也经常会说,“啊,你死了”。
此时,孩子口中的“死”与具体的死亡没有多大关系。家长不要反应惊慌,急于严词制止,而是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
到了5、6岁,不少孩子开始追问,“人为什么会死”、“奶奶去哪里了”,通常家长会用“他走了”、“他睡着了”来告诉孩子。
但这样做带来的问题是,他们会认为死去的亲人在某个很远的地方生活,只是不能回来看他,又或者他们开始害怕睡觉,害怕自己也会像亲人一样醒不过来。其实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奶奶已经非常非常老了,她的身体不能正常工作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逆性,所以才会在死亡问题上表现出“分离焦虑”,如,“我会不会死”、“妈妈你会死吗”。
因此,家长可以选择正面回答。但最好加上“要很老很老才会死”,既不回避问题,又不会让孩子感到不安。
家长要让孩子理解的是,亲人的离去不会改变彼此之间的爱。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去年风靡全球的影片《寻梦环游记》就为中国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有关“死亡教育”的范本。
家长们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绘本:《獾的礼物》、《爷爷变成了幽灵》、《永远有多远》、《活了100万次的猫》、《孩子应该知道的秘密:死亡是怎么回事》……
<< 向左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和孩子一起阅读有关死亡的故事,以绘本当中温和的语言、清新的画面这些具象的方式教孩子理解生命的消亡。
到了学龄期(6-12岁),孩子开始对死亡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也慢慢理解死亡后人的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从科学的角度让孩子理解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
此外,还有一个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很好的方式是,给孩子养一只小动物或者种一株植物。
在它们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孩子懂得“生与死”的自然规律和生理现象,懂得生命的内涵与存在的意义,从而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善待生命。
生死是人生教育的必修课,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与其三缄其口,不如正确引导,让孩子以一个新的视角看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