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拖延症的小妙招

    我从上小学起,拖延症就很严重。本来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经常拖延至四、五个小时无法完成。拖延症严重降低了我的学习效率,生活的质量也受到了影响。

        大学毕业后,我开始自学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时间管理的方法,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收效甚微。很多心理学著作和心理医生的建议其实脱离实际,只是在空谈理论。比如,大多数介绍克服拖延症的书籍都会强调要事优先的原则,要先做最重要的事。这种理论忽略了一个基本常识,人的状态在一天24小时内都是有起伏的,人的想法也是会经常改变的,上午计划好的事情,到了晚上就不想做了。状态起伏比较大的时候,自己也很难说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最多只能说清楚自己需要办的事情有哪些。

        还有各种克制走神的方法,也是理论脱离实践。比如,有的书上说,走神的时候,用橡皮筋弹一下自己,或者在一张纸上写下走神时所想到的内容,提醒自己不要走神。这种不断提醒自己的方法,只会让拖延症更加严重。我们都应该知道一个基本的心理学现象,如果有人让你不要去想象一只羊,你会看到什么?答案一定是你会看到一只羊。弹橡皮筋之类的招术只是在强化拖延症患者的焦虑感,对克服拖延症没有一点帮助。

        2013年左右,我通过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试,这是目前中国内地心理咨询师最高等级的考试。在一次心理咨询技术培训的过程中,我和中国空军军医大学的心理医生、医学博士施旺红教授交流了这个问题。施教授认为,拖延症是一种坏习惯,背后的原因是学习能力的低下所引发的焦虑感,要克服这个坏习惯,只有不断的训练,任何理论都是没有用的。

       我基本上同意施教授的观点,但是我个人认为,在自我训练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窍门可以利用,正确的理论还是可以让克服拖延的行动事半功倍。

         我在一次网络心理学培训中,听到了心理专家纪元的时间管理课程,听完课程之后的感受可以说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纪元是一位心理学领域的学者,他是清代名臣纪晓岚的后代,口才和学问都很好,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受到过拖延的困扰,为了研究克服拖延症的方法,用了十年的时间。

       他认为,拖延的本质其实和普通人的局限性有关系,作为一名普通人,本来就不可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今天计划运动两个小时,背英语两个小时,但是下班回家,感觉很累,只想躺在沙发上休息,这实际上就是普通人的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掌握三个工具。

        第一个工具叫随手记,把自己想到的需要办的事情记录下来,记的越多越好,对自己要办的事情先有个全面的了解,可以降低焦虑感。第二个工具叫待处理问题清单,依照72小时的原则,把最近三天要办的事情记下来,有些事情自己原本觉得很重要,但是最近三天不打算做,说明最近的状态不适合做,暂时不记录也罢。第三个工具比前两个更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叫“取核桃”。所谓“取核桃”是指把待处理问题清单想象成一筐核桃,把自己最想吃的那个核桃取出来。挑选核桃的原则是状态优先原则,也就是“看心情”,根据自己此时此刻的真实状态从待处理清单中选择自己要办的事情,这个方法更顺应人性,不容易“拧巴”,自然可以缓解焦虑,提高效率。比如,我计划晚上下班回家健身、读英语、看专业书籍,回到家中自我觉察到自己的真实状态和情绪更适合看专业书籍,那就先看书,其他事情往后排。

         我本人亲身实践这三个实用的时间管理工具,效果不错,工作、学习的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我希望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到更多的拖延症患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拖延人人都会犯,只不过有些人严重一些,他们前面大把的时间都不去做,总是等到截止日期前焦虑,结果要么放弃,要...
    闲看花开花落_阿文阅读 1,852评论 0 0
  • 本周我们开始学习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过,也会有崩盘的时候。崩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感同身受的拖延症...
    Jean_zz阅读 11,119评论 2 36
  • 拖延心理学-Jane B.Burka&Lenora M.Yuen 序言 “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
    际弋阅读 11,282评论 0 27
  • 今天东翻西翻看了莫言早期的作品:《大风》(1984年10月一稿),在莫言笔下的家乡,各种景物、云彩、蚂蚱、庄稼、天...
    唐唐聊婚姻官司阅读 4,404评论 0 3
  • 生命的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朵绽放不怠的花,拥有着自己的姿态和颜色。绚烂的年华里,我们每个人都像一首意蕴丰盈的诗,...
    吃瘦的妹子阅读 2,9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