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额尔古纳河右岸
作者:迟子建
推荐指数:★★★★★
内容梗概: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鄂温克人这个游牧民族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世代生活的变迁。
01
魔力的文字
故事开篇就说“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这样温暖的话语,好像我也和述者是老熟人,我们围坐在篝火旁,火苗跳动映照着老人的脸,在火光闪耀的间隙,瞥见了时间的沟壑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不论我是在地铁上看的书,还是走路的时候看的,我都好似跳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翻开书,我就抱着膝盖,坐在簌簌的白桦树叶上,温暖又有点熏眼的篝火旁,头偏向这位老熟人,满怀期待地一遍遍追问“然后呢?”
目前除了迟子建的文字,我还从未遇到其他的文字有这样的魔力。其他的书我总是会看到一些有共鸣的文字就会标注起来,等到全部看完又可以慢慢回味,生怕脑袋忘记了。而迟子建给我构建的文字世界,总总让我忘记时间和空间,我是根本不记得要标注,好似这些文字在我看的瞬间,就沁入了灵魂深处,入了骨髓的东西怎么会忘记呢?所以每次再返回去看笔记时,总是空空。
刹那间我明白了空,空即是有,有即是无限。我也第一次体会到了陶冶,熏陶这两个词语。我的心被充满大自然力量的文字洗涤过,总是可以安定平和,似乎我可以链接到大地的承载之力,就更加包容和回归了。
02
鄂温克人的生活
我想如果每个人从生起就有这样或那样的一条河流的陪伴的话,往后的生命中定会多一份如水的柔和,心灵也会多一份被河水冲刷过的纯粹。
可是,建国后政府要求猎民去城里定居,说要保护森林和动物。他说一个放下了猎枪的民族,才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一个又前途和出路的民族。我很想对他说,我们和我们的驯鹿,从来都是亲吻着森林的。我们与数以万计的伐木人比起来,就是轻轻掠过水面的几只蜻蜓。如果森林之河遭受了污染,怎么可能是因为几只蜻蜓掠过的缘故呢?
到底什么是文明啊?一个从未尝过森林泉水甜,未被清风吻过脸,未以地为床,以叶为床的人说要保护森林,什么鬼话呀!但,说这样鬼话的人很多,多了就有人相信。
03
萨满文化
第一次听到萨满这个词,是小时候看还珠格格知道的。留下的印象是神婆乱舞而已。作者笔下描述的鄂温克族萨满,让我看到了对自然的崇敬,也有世间的阴阳平衡。而不是定义中的封建迷信。受社会发展和认知水平的限制,我们现在所谓的科学在未来有可能就是迷信。用发展和客观的角度看待事物是多么重要。
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妮浩萨满,因为她既是一个萨满也是一位母亲。无论她跳舞是为救一个人还是救一头驯鹿,只要救助成功,她就会失去一个自己的孩子。而每次她走出希楞柱前往救助的时候,她都已经先知了要失去哪个孩子,她却依然会前往,哪怕是去帮助一个陌生人或者部族里都唾弃的人。
到底是什么样的勇气会促使人因为天降之责而致使自己骨肉分离?除了伟人我想不到其他。
04
后语
图片中的额尔古纳河真的好美啊,美到冲出图片,让我想化作河里的一条无名的鱼,一会儿游到水底,一会儿探出水面,一会儿躲到飘在水面的桦树叶下...和额尔古纳河一样美的地方肯定有很多,多么希望这些美可以一直像图片中那样留存,就算现世不在,也能奢侈的闭上眼睛,在想象力的带领下,体验那股水中清凉。
我既是我,也不是我,万物皆空,万象皆相。是牢笼也是天野,一念在火,一念在水,水火相融,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