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Android鸿蒙混合打包
参考:
https://mp.weixin.qq.com/s/v4jT-DHk5opb2wEqwQzV0w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4042360606920922&wfr=spider&for=pc
鸿蒙混合打包(支持安卓、鸿蒙相互调用)-开源基础软件社区-51CTO.COM
首先创建 Android 和鸿蒙的两个工程,这两个工程需要使用同样的包名,同样的版本信息,这个包名需要去 AppGallery Connect中的项目上添加,然后添加该应用的 P7B 文件(主要配置签名和添加调试设备的 UDID),参考前一篇。
1、改造 Android 工程
1.1 复制 abilityshell_ide_java.jar
复制 abilityshell_ide_java.jar 到 app/libs 目录下,这个文件在 Harmony SDK 里有,具体路径可以搜索一下。我的本机路径:PublicHarmonyOSLegacySdk\java\3.0.0.1\api\abilityshell_ide_java.jar 。然后在 app 模块添加本地依赖 implementation fileTree(dir:'libs',include: ['*.jar','*.aar'])。这里有点小问题,据说依赖的 aar 包里的 Activity 不能在鸿蒙中调起,没试过,不确定 -- 已经确定,可以正常调起,所以还是需要自己写代码验证,不要总听别人说。
1.2 修改 AndroidManifest.xml 文件
在 manifest 节点下添加
<uses-feature android:name="zidane.software.ability" android:required="false" />
在 application 节点下添加
<meta-data android:name="permZA" android:value="true" />
<meta-data android:name="multiFrameworkBundle" android:value="true" />
同时,需要配置 application 的 name 属性为自定义 Application ,继承自 HarmonyApplication ,这个漏了会出问题。。。。
1.3 修改 app 模块的 build.gradle 文件
配置签名信息,可以直接使用鸿蒙的 p12 文件,在 android 构建块中添加如下类容:
signingConfigs {
debug {
storeFile file('D:\\xxxx.p12')
storePassword 'xxxx'
keyAlias 'xxxx'
keyPassword 'xxxx'
v1SigningEnabled true
v2SigningEnabled true
}
release {
storeFile file('D:\\xxxx.p12')
storePassword 'xxxx'
keyAlias 'xxxx'
keyPassword 'xxxx'
v1SigningEnabled true
v2SigningEnabled true
}
}
buildTypes {
debug {
minifyEnabled false
signingConfig signingConfigs.debug
}
release {
minifyEnabled false
proguardFiles getDefaultProguardFile('proguard-android-optimize.txt'), 'proguard-rules.pro'
signingConfig signingConfigs.release
}
}
然后配置输出的 apk 文件名称,混合打包需要特定名称后缀,也在 android 构建块中添加
applicationVariants.all { variant ->
variant.outputs.all {
//文件名格式要求 xxx-entry.apk
outputFileName = "xxx-entry.apk"
}
}
注意 APK 的版本信息需要和鸿蒙的一致,这里改为鸿蒙 IDE 创建默认的版本
versionCode 1000000
versionName "1.0.0"
1.4 跳转鸿蒙 Ability
MainActivity 的 Textview 控件添加一个点击事件,跳转鸿蒙 Ability ,如下:
try {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ComponentName componentName = new ComponentName("xxx", "xxx.XxxxShellActivity");
intent.setComponent(componentName);
startActivity(intent);
} catch (Exception e) {
Log.e(TAG, "startHmAbility : " + Log.getStackTraceString(e));
}
鸿蒙的 XxxxAbility 类都有对应的 XxxxAbilityShellActivity ,这一点可以通过打开鸿蒙应用,然后 dumpsys window 进行验证。
到此, Android 端改造告一段落,可以直接编译 apk 了。
2、改造鸿蒙工程
新建一个鸿蒙工程,选择 Empty Ability 即可, Bundle Name 的值要保持和 Android 工程的包名一致,其他的随意填写。创建好后,默认只包含一个 entry 模块。先按照上一篇配置签名,然后看下并否直接运行到鸿蒙手机上。然后将entry模块专门用来配置支持混合打包,作为壳 module ,如果要添加鸿蒙的功能,可以新建 module 来处理。改造步骤如下:
2.1 将 Android 工程的产物 APK 和签名私钥 P12 文件复制到鸿蒙工程根目录
2.2 修改 entry 模块的 build.gradle 文件
在 ohos 块中添加如下配置:
legacyApkOptions{
legacyApk rootProject.file('xxx-entry.apk').absolutePath //混入apk的存放路径
signConfig{
storeFile rootProject.file('xxx.p12') //混入apk所用签名文件
}
}
2.3 修改 entry 模块的清单配置文件 config.json 文件
在 "app" 节点里添加 "relatedBundleName": "" 键值对,值填写为包名即可,需要与 Android APK 一致。注意参考文章中写的配置 originalName 键值对,查看 config.json 文件某个属性支持哪些值,直接通过 ctrl + 鼠标单击该值,即可打开其支持的列表配置项。
2.4 新建一个 module ,用于提供鸿蒙界面,即上面 Android 工程中跳转的鸿蒙 Ability,注意 Module type 选择 feature ,一个鸿蒙工程一般支持一个 entry 模块,可以支持多个 feature 模块,可以参考鸿蒙官网说明:https://developer.harmonyos.com/cn/docs/documentation/doc-guides/basic-fundamentals-0000000000041611#ZH-CN_TOPIC_0000001063248002__li2196104218714
创建完成后,将运行的模块由 entry 切换为这个新建的模块,并在 Run - Edit configuration 中将该模块的 Deploy Multi Hap Packages 勾选上,点击运行即可,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可以成功运行并默认打开 XxxShellActivity。
到此,一个 Android 和鸿蒙的混合打包初步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