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有双簧,娱乐圈也有个“双黄”:黄磊和黄渤。
黄磊以高智商闻名,而黄渤则以高情商被大家喜爱。
情商这一概念首先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后来由“情商之父” 丹尼尔·戈尔曼和他的《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使“情商”的概念在全球风靡开来。
戈尔曼认为,这种情绪智力由五种特征构成:
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
而“情商”概念在中国,则更多地被理解为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这些与人际交往关联的能力,就是大家常说的又”会说话“又”讨人喜欢”。
黄渤就是这种“高情商”的代表人物。
壹
周星驰曾三次邀请黄渤出演《西游·降魔篇》中的孙悟空一角。
孙悟空在83版西游记中,由六小龄童塑造出了深入人心的京剧版经典代表。
后来又由周星驰在大话西游中塑造出“无厘头”喜剧版经典。
这次在由星爷本尊导演的片子中担纲主角,挑战绝非一般。
黄渤认识到这些,所以两次都回绝了。
他对周星驰说:“您这座山太高了,我翻不过去。”
黄渤对自己能清楚的认识,并且能保有谦虚,同时还表达了对于周星驰本人的尊重和赞美。
后来在《西游·降魔篇》拍摄完的宣传过程中,星爷说:“黄渤现在是喜剧演员中的王中王….我看到文老板(文章)时,觉得他把我的演艺生命给终结了;我再看到黄老板(黄渤)的时候,感觉我跟文老板都没了。“
面对这么高的评价,黄渤回道:“王中王?星爷这是在说我是火腿肠呢。”
黄老板即没有觉得担当不起也没有洋洋得意,而是谦虚又幽默地让大家捧腹一笑。
贰
在综艺真人秀节目《极限挑战》中有一期,要用棉被运冰,罗志祥不解,觉得用棉被会加速融化,黄渤和众人向他解释了半天,罗志祥依旧听不懂。
罗志祥从艺早,文化知识不能跟黄磊这种教授级别相比。
黄渤并没有指责罗志祥文化水平低,缺乏常识之类的,而是说罗志祥缺乏类似的生活经验。
人和人确实在知识、技能等各种方面存在着长短差异。
黄渤没有对别人的优劣势产生偏见和歧视,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这既是智慧更是善良。
叁
2014年,《心花怒放》热映,有记者问黄渤是不是要取代葛优成为“喜剧之王”。
这个问题肯定不能回答“是”,但若一味后退否认,又显得虚伪。
而黄渤是这么回答的:
黄渤并没有直接接这个“烫嘴”的问题,而是以一种智慧的、谦虚的平等心面对这个个人成就与发展的问题。
肆
《极限挑战》有一期,张艺兴生病,黄渤要背他去医院。
张艺兴觉得自己拖累了大家,觉得很内疚。
黄渤没有安慰他,说什么“大家不会怪你的”之类的老生常谈,而是说:“身体不好又什么对不起的。”
这是真心在体谅生病的人:关心的是病人的身体,而不是病人可能拖累其他人。
这是发自本心的善良。
黄渤这样“高情商”的例子还有很多,电影、访谈、综艺节目都看的到。
那么,我们在谈论这种又“会说话”又“讨人喜欢”的高情商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呢?
以“智”为 本 知识与经历是基础
黄渤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在各个酒吧“走穴”驻唱,三教九流各色的老板客人都应付过。
歌厅酒吧这种地方,突发状况也多,这让黄渤练就了极强的临场应变的功夫。
在当演员之前,黄渤唱了7年的歌,还自学了跳舞,当过配音演员甚至开过玩具店,这给了他丰富的社会经验。
但在拍摄《上车,走吧》而小有名气之后,黄渤却选择了考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系,当时的他已经28岁,却依然明白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
丰富的社会经历和知识,能让人知道自己身在什么情境中,面对的是什么人,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从而说得体的话,做得体的事。
能思考是首先的。若是连基本的常识和鉴别力都没有,“情商”就根本无从谈起了。
以“谦”为 守 穿过风雨,才懂温柔
从黄渤的言辞中,可以发现他无论是在受到赞美还是被人调侃时,都不生气也不着急反击,而是以一种谦虚而内两地幽默的回应。
这种谦虚不是刻意的贬低自己,不是虚伪的谦辞。
《周易》“六十四卦”里有很特殊的一卦:
“谦”卦:上为坤卦,下为艮卦。
坤代表地,艮代表山,这个卦象就是上面是地,下面是山,显得很怪异,怎么可能山在地之下呢?
普通人理解的“谦”就是主动地示弱,把他人摆高,将自己放低,是一种没有目的,没有原则的退让。
但“谦卦“不是这样,不是一味的低下。
它是这样:从远处地面上看,不显山不露水,和别的地面是相平的,只有来到这空谷边上,才能发现底下确实存在着一座山,是“空谷藏峰,低而不迷”,是带着个人内心定见的平和。
这就是那些“高情商”的人的谦虚为什么不会让人觉得虚伪和讨好,因为他们并不是刻意退让,而是虚怀若谷的平等心。
这种平等心就来自于早年的知识和经验:当你知道的道理越多,遇见的人事越多,越能明白这世界的多维性,就越能理解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从而产生自己的定见与谦和。
以“善”为终 善意是一种选择
才智和经验是根本,谦和是一个人的胸怀,而建立在这些之上的最终目的是善意。
为什么有的人讲笑话抖包袱,大家会觉得是在哗众取宠;
有人表扬别人会被觉得是阿谀奉承;
而黄渤那些“机灵”的幽默却深得人心,赞美他人都话语都被无限受用。
因为他的这些幽默,这些“好听话”都是出于善意的。
他不会瞧不起不懂热学原理的罗志祥,而是觉得是生活经验不同;
不会觉得张艺兴生病是拖后腿,而是背着张艺兴去医院,关心他的身体状况;
应对闫妮的调侃时,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将闫妮表扬的开心又不好意思。
如果说聪明是一种天赋,那么善良就是一种选择。人们最终内心的骄傲并不会来源于自己的天赋,而是来源于自己的选择。
所以真正“高情商”的人不是那种使着自己的小聪明达成自己目标的人,而是“认清生活的本质依旧热爱生活,看到人性的丑恶依旧选择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