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晚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舞蹈《朱鹮》,微博上的评价是:“舞者飘逸灵动,舞台静谧梦幻”“舞美不花哨,非常清雅,音乐也很高级”。在百度浏览器里只要点开每个时段都会有关于朱鹮的故事。对于喜欢百度的我用了一天时间认识一只鸟和一个人。我收集到了下面这些小故事。
《朱鹮》创排初期,主创团队数次赶赴陕西洋县、日本佐渡创作采风,看朱鹮怎么喝水、怎么觅食、怎么飞、怎么挠痒痒,回到练功房,再一点一点用肢体探索朱鹮的语言。 5分30秒太短,有太多精彩无法呈现。在舞剧《朱鹮》中,不只有美,更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上世纪80年代,朱鹮在日本几近灭绝。在陕西洋县,中国科学家发现最后七只朱鹮,在中日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朱鹮繁衍生息,“吉祥之鸟”再次回归人类视线。 领舞朱洁静: 在佐渡,朱洁静曾长久凝视一个玻璃框里的朱鹮标本,那是“日本最后一只朱鹮”阿金。阿金死时,全日本曾降半旗哀悼,还出版了一本书《朱鹮的遗言》,讲述阿金的故事。 当观看朱鹮标本的人流散去,房间里只剩下朱洁静和阿金。她小心翼翼走近它,凝视它。“我仿佛听到阿金隔着玻璃跟我说话,它说我的族群灭亡了,人类把我的世界抢走了,但是我不憎恨你们。我飞不动了,我选中你来当我的翅膀,把我的故事告诉全世界。” 而在去年11月份的“梧桐·名家汇”上,朱洁静透露,自己当时接到朱鹮这个题材的时候,不仅没有多大感觉,甚至毫无信心。“因为大家知道,在世界舞台上演绎鸟的作品,最著名的就是《天鹅湖》,用芭蕾的形式演绎高贵的天鹅,很美。而在云南,还有一位艺术家杨丽萍,她的孔雀舞,也早已深入人心。我一个小小的晚辈,演绎不太被人熟知的朱鹮,我当时是毫无信心。” 为了深入角色,朱洁静做了大量的功课。有一次她待了一天看朱鹮怎么喝水,怎么觅食,怎么飞翔,怎么挠痒痒,怎么发呆,所以最后在练功房形成了朱鹮的语言。 朱洁静讲述观察朱鹮生活细节的场景,演出前,朱洁静在微博上写下:“朱鹮很珍贵,跳《朱鹮》的人很幸福。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萌生舞剧《朱鹮》到2014年首演至今10多年了,遇到这部作品,我愿意相信是命运的馈赠。闭上眼睛,每一个灵动浪漫的音符和每一个潜心创作的瞬间都在我的脑海浮现,回味无穷。如今,它的舞姿和旋律仍在当今的中国舞台上飞扬、绽放!”
属于我的感触: 一只鸟,一个人,让我看到了舞者对生命的诠释,更让我看到了一个人对自己职业的尊重和努力。收获属于用心坚持付出的人,掌声的背后是无数的汗水,微笑的背后是默默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