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17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嗯哼,我做了什么?其实可以再算上2016的下半年,我做了什么?好像没坚持做过什么……
曾想考过雅思,还兴致勃勃地报了雅思班,也报名了考试,钱是管父母要的,安慰他们就算是给我投资了,毕竟我一个月光族也拿不出来。每天好像都在学,每天也都在浪费时间在拖延的过程中,某天专心学一个多小时很满意,某天只背10个单词也安慰自己也算有进步嘛,某天没学习就安慰自己是为了明天的学习养足状态。最后结果可想而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考了几分。刚考完,我就去黑大对面的小饭店点了两份炒蚬子,两份小人仙,边吃边想到了一个真理:我的英语水平好像和学雅思之前没什么变化……
曾想过减肥,由于之前的承诺,确实从160瘦到了140,然而年前的再次放纵加上过年期间的大吃大喝,妥妥的又回到160……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做成一件事变得那么难了。记得初中时每天昏昏欲睡,被称为“觉主”,凭着自己的小聪明,也能考到小镇里的学年前十;每节奥数课以打闹着开始,打闹着结束,也能混个希望杯银牌、铜牌;高中只跟着老师要求走,就可以考上一所让父母满意的大学……
初高中从来没有过不及格的我,在大学里挂科最终也成了家常便饭。之前就算很长时间不听课,考前一周抱抱佛脚也不至于不及格,然而学习语言这种东西,临时抱佛脚的效率将大大降低,因为考的都是平时日积月累的成果……
人生中的考试好像也越来越难了,之前侥幸过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想做成一件事只靠着三分钟热血再也办不到了。
前些天和一个高中同学聊天,她在我印象里,她是一个挺认学的人,高中时成绩也很不错,大学也是一个很有名的211,但居然两次考研失败。她也提到了当初以为考研也是可以蒙混过关的事情,虽然当初没有完全准备好,但也怀着硬塞给自己的自信完成了考试,结果差了一点,她不甘心,决定再来一年。
但一生中从来没有独自长时间认真学习过的她慌了,她不知道怎么制定学习计划,她不知道怎么监督自己。开始她把时间塞得很满,从早上6点学到晚上11点,中间只有吃饭的时间,刚开始的第一周还是元气满满,第二周就无法聚精会神了,然后就是学习效率低下,然后自责,然后大吃大喝缓解压力。临近考试前一个月她就濒临崩溃边缘,每做一套模拟。成绩好了,开心一整天;成绩不理想了,就会自己趴在自习室的桌子上大哭,开始想如果没考过该怎么办,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等等。
这种状态加上她又报了比自己本科学校高一档的学校,结果再次铩羽而归。我们都想念初高中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学习的时光,我们都想念一起自习、互相提问背单词、互相监督完成家庭作业的日子,但这种美好而简单的生活只存在于人生的前半场。
因为人的一生就是一场孤单戏份逐渐增加的电影,你必须渐渐学会一个人面对曾经一群人面对的窘境,其他人都会渐渐退场,你必须学会扮演所有角色:导演:规划人生、监制:监督自己、演员:每日实践。总之,要学会一个人承担所有。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亦是如此,如果年龄在增长,你却没有更成熟,就会渐渐被同龄人所落下。就像是走楼梯一样,每个年龄段都有其必须迈上的台阶,而从学校到社会,这两个台阶之间的高度,让很多人暂时止步不前。最终大部分人都会迈上去,但有的人花费的时间是一个月、有的人是一年、有的人是五年……
其实不是事情越来越难做,只是当我们不再“年轻”,其所带来的他人的宽容、理解、帮助都会渐渐消失。而我们却还想以前一样散漫、马虎、三分钟热血、依赖他人、心存侥幸,完成一件事情就会越来越难。
好汉不提当年勇,这是我娘常鞭策我的一句话(虽然当年也没多勇)。永远不要再想复制以前的成功了,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化,事情的难度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变化,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就是成长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