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祛湿经常用到一味药:茯苓,咱们说说茯苓到底是如何祛湿、消水肿的?
先说体内的水是怎么来的?
据统计,水占了我们成人体重的70%,婴儿体重的80%,所以,一旦我们身体里的水出现问题,生痰、生湿事小,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水肿、浮肿、腹水,这可就洪水滔天了,会严重威胁我们的生命。
王伦堂健康管理告诉我们茯苓,是一味可以把多余的水排出体外的良药。
为什么茯苓有这个作用呢?
首先,我们得知道身体里多余的水,是怎么排泄出去的。
第一个,当然就是通过出汗,出汗可以排泄掉一部分水液。另一个,就是通过排尿。那么尿是怎么形成的呢?《黄帝内经》里说是“小肠之余液,渗入膀胱”,然后从膀胱排出体外。
那么,什么是“小肠之余液”呢?
古人认为,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喝进去的水,会进入胃里,然后从胃里进入小肠。小肠会把有用的营养吸收走(脾的作用),然后把多余的废水“渗入”膀胱,把食物的废渣输送进大肠。膀胱排尿液,大肠排粪便。这些多余的废水,就是“小肠之余液”。这些余液,会从小肠往前“渗入”膀胱,从膀胱而排出体外。这就是古典中医对尿液来源的一个描述,想学正统的中医,你必须这么记,把生理学那些肾小球过滤、重吸收等全部忘掉。如果渗不进去,那么水就会停留在小肠内,甚至进入其他脏器,造成水液聚集,轻则形成痰饮,重则会造成水肿。
为何可以用茯苓利水呢?
首先,茯苓是多孔菌科的,它里面有很多疏松的小孔,这些小孔本身就有“利水”之象。体内多余的水液,可以借助这些小孔,渗入膀胱,那么液体就不会聚集泛滥了。
其次,茯苓是淡味的,淡味的东西,在五行中属于土,因为土的味道尝起来是“淡”的,没啥味。土有个特点,可以把水吸收,譬如把一碗水倒进土里,一会儿就渗下去了,所以这叫“淡渗利湿”,茯苓味淡属土,可以“淡渗利湿”,所以也可以把水排掉。说的再直白一点,水多了,加点土就OK了,茯苓味淡属土,所以能治水。徐灵胎说:茯苓极轻淡,属土,土能胜水,令从膀胱以出,病渐去而不觉也。所以不管是痰饮、水肿,还是泄泻,只要是体内水液出现问题,那么茯苓就有大显身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