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为什么会那么受大家青睐,因为它能用清晰的脉络、简洁的文字和强大的逻辑 表现并解释出一个话题、一本书、一件事等。
那么不拘形式的思维导图的兴起,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小点:人们更倾向于去喜欢那些自己整理出来的、有逻辑性的、较简洁明了的东西。
可以是各种软件做出的思维导图,可以是手绘导图,还可以是流程图,金字塔图,更可以是图文结合的“涂鸦”。
涂鸦,有随意的涂抹之意,可比喻胡乱之作;或者指艺术上各种颜色的融合。
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试试书籍涂鸦,信息涂鸦…?
借用“涂鸦”手稿或笔记,来深刻的记忆 整理的信息、看过的书籍或待办的事项等。
没有什么固定模式,也不需要什么绘画技巧,用简洁的文字、抽象的图像线条,随心所欲的表达想记录的东西,因为“把思考视觉化”,使其便于理解记忆,才是最终的目标。
我们用“货币发展”的总结来做比方吧:
先来文字版:
货币的历史始于远古“物物交换”时代,比如用一头羊换一把石斧。渔猎时期,实物性货币逐渐进入人们视野,比如布帛、贝壳。有资料记载,贝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久的货币。后来由于天然贝供给有限,商朝时期逐渐出现骨贝、石贝、陶贝、铜贝等仿制贝。其后,在东西周时期,由于居住环境的不同,逐渐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四大货币:刀币、布币、楚币、圜钱。秦统一中国后,统一度量衡,废弃以往货币,统一使用“秦半两”。西汉保留秦时货币样式,改变其重量后,改名为“汉五铢”。其后,隋铸造“开皇五铢”,唐使用“开元通宝”,历经混乱的五国十代后,明清开始以白银作为主要货币,并废弃使用了两千多年的圆形方孔币,以西式圆币为主要流通铜币。民国后仍以银币为主,但纸币也从此进入人们视野,其中的金圆券在极高的通货膨胀后泡沫破裂,人民币接手,中国货币就此稳定下来。
好了,文字版结束,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一段“货币路”,还记得多少呢?可能因为 都绕在一起了 的原因,我们没记住多少。但,如果放进十几章的书本里呢,结果是不是还是一样没记得多少?
等书本看完,发现货币的发展可能还是一根连不起来的线;再过几天,可能顺序就颠倒了…
如果试试我们刚说的随意“涂鸦”呢?
再来一次,以图像的形式:
顺着箭头一一看过来。再闭上眼睛回想一下,是不是那些图形被很容易的记住了?就算不是百分百,是不是也比单纯的文字要好一些?
利用简洁图形和少量解释的文字,来个几遍,就能相较容易的顺下来。这不仅得益于自己的用心整理,更得益于简单的图形更容易被大脑接受和消化。
这也许就是被达·芬奇所喜爱的“涂鸦”的魅力吧。
在读书上,在整合信息上,在团队合作上,问题解决上,如果能有图形帮助我们更高效的去处理,是不是可以把它熟练用起来,为平时的工作学习提供不可多得的助力?不仅对自己,对他人来说,效果一样惊艳。
但还是那个词,“刻意练习”。除了极少天才,任何一项技能对于大众来说,都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熟用、精进、创新。
如果你觉得“思考视觉化”确实惊艳,那就画起来,练起来,用起来吧。用自己独特的线条,把知识的瑰宝串起来,变成自己珍贵的所有物。
不用精致,不用严苛,理解了,表现了,掌握了,分享了,就足够了。
因为,右手托腮 思考的是你,头脑风暴 消化的也是你,你就是各种图形的掌控者。
燃烧吧,涂鸦。
ps.“货币发展”参考书目:《货币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