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少年领袖演说班 国学吴守立 国学天第书院 论语吴守立
经典只有化作动词,才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真正的价值。
昨天详细讲到《论语》中的“贤贤易色”,接下去继续: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意思是奉养父母必竭尽他的力量,为了达成君上的任务,必奋不顾身。此处君上可以类比为你公司的领导上司。什么叫“竭其力”呢?
我们来看《孟子》这段:
“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曾子养曾晳,曾皙是曾子的父亲。必有酒肉,曾子是个孝子,用最好的东西供养他的父亲。将撤,必请所予,吃完了,要把剩下的东西拿走,就会问父亲“这边还有很多,要给谁吃呢?”
这个什么目的?每次就算刚好都吃完,曽子也会对父亲说“那边还有,要给谁吃呢?”如果父亲还没吃完,还有很多,他也会说“这边还有很多,要给谁吃呢?”
他说这话是为了让曾晳很安心,我们家是很宽裕的,并不会让曾晳觉得“他那么孝顺我,我吃完,大家是饿肚子的”,会不会有这个情况?会有的,古人很孝顺的。
曽子为了要让父亲安心(其实他家境还算宽裕的),吃完总会问父亲一句“还有很多,给谁吃好呢?”他就故意讲这句,他父亲就很高兴,这就不只是养他的口,还要让他安心。问有余,还有剩吗?必曰有,说有,还很多,我们要赶快吃,不然会吃不完,跟现在有冰箱是不一样的。
曾晳死,曾晳过世之后,曾子儿子叫曾元,换成曾元养曾子,也是一样,家境也还不错。必有酒肉,将撤,不请所予,吃完了,就拿走了,就不会再说这句话,因为他觉得敬上他的孝思就是酒跟肉嘛。
然后,曾子问有余,还有剩吗?子孙这么多,他们有得吃吗?曰:无矣。说没有了,你是最后一盘,没啦!将以复进也,你还要吃吗?要吃我再去煮。
各位,如果父母吃到六分满,要饱不饱,还可以吃,然后儿子说“爸,你还要吃吗?要吃我还去煮。”各位,父母会怎么说?“哎呀!不必啦!不必啦!”你作为儿子还会问父母一句“确定吗?是这样吗?有啊,冰箱很多啊。”
同样是养,哪一个让他的父母非常宽心?曾子就做的很好。此所谓养口体者也,像曾元就是所谓养口体。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养父母要养什么?不是吃喝!吃喝跟养犬马不是一样吗?是养他的心,让他安心,让他快乐。
事亲若曾子者,可也,这就是所谓竭力,曾子跟曾元比,曾子可谓竭其心力。
能让父母感到欣慰的,不只是得到身心的温饱跟满足,更重要的是能够齐家,能够齐家才叫做“竭其力”。因为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父母的心力所系,老人对每个子孙都是非常疼爱的。
“家”狭义而言是指一家,广义而言则遍及邻里跟睦族。一家之中有父子、兄弟、夫妇之伦,祖孙、叔侄、姐弟、妯娌之谊,尊卑之序,男女之别,孝悌忠信、礼让慈爱之道,这些都算是家。
各皆处之以礼,接之以诚,遇之以仁,待之以恕,使各得其所而自得其乐。由孝而言,敬宗尊祖,推而至于睦族;由悌而言,爱亲敬长,推而至于和悦邻里。
刚才讲这一段,仔细体会,化为生活上的动词,那可是个大学问。但我们平常念过的时候,像是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对不对?你下次拿东西给父母吃,吃完问父母“还有那么多,那要给谁吃好呢?”你先试试看,你就知道这个经典在讲什么。
日日不断,水滴石穿。
#视频号:天第书院
PS:如果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支持一下。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视频号【天第书院】,以国学教育智慧为出发点,分享关于个人成长、夫妻关系、孩子教育、企业管理等干货内容。